-
40%的癌症可预防!2020年中国肿瘤防治联盟年会在广州举办
李宁 2020-12-28 18:5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执行主席何晓顺表示:“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医疗战线面临严峻挑战,让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医学的作用以及未来智慧公卫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慢粒”白血病实现可控可治 ——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走进长治
2020-12-24 13:32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近日,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组织,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研所、河南省肿瘤医院联合发起,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走进长治。本次活动邀请河南省肿瘤医院张龑莉教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朱尊民教授到长治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与会专家介绍了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简称慢粒,CML)的诊疗理念与施治方案。长治与晋城地区的血液领域医生3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网络直播千余人在线收看。
-
白血病也能变成“慢性病” 温州血液病专家走进台州
2020-12-24 13:31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近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台州医院联合组织,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走进台州。专家在此次活动中指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基层医生应把好慢粒患者管理的第一关。
-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在京发布
2020-12-22 15:00 -
后疫情时代,肺癌慢病管理怎么做?
2020-12-19 22:42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慢病化的健康管理来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新冠疫情的暴发使肺癌的诊疗、康复治疗方式出现困难与挑战。
-
晚期肺鳞癌治疗要安全先行
张爽 2020-12-15 16:02所有的治疗一定要安全先行,用药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的有质量的生存期,使其活得更长久更有尊严。临床医生应首选毒副反应较轻、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患者接受治疗后既可延长生存期,又能改善其生命质量。
-
63岁大伯手术切下34斤巨大肿瘤,什么肿瘤能长这么大?
2020-12-15 09:42手术由腹膜后肿瘤外科罗成华主任主刀,肖萌萌主治医师、陈骏主治医师配合,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切除34斤巨大肿瘤。李伯伯术后感觉良好,转入病房的当天,终于以平躺的姿势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
“慢粒”白血病实现可控可治 ——顶级专家下基层项目走进商丘
2020-12-14 10:50“随着一、二代TKI靶向药的出现,慢粒从一个恶性、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控制的慢性病。若能够进行规范监测和全程管理,可实现停药,患者的10年生存率在85%以上。”12月12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内科医学部主任、血液科主任孙慧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
预防胃肠道癌,关键在无症状查体
2020-12-13 10:09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清华⻓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姜泊教授表示,预防胃肠道 癌症的关键在于无症状查体,即在适当的年龄接受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应该做;50岁以上必须做。
-
食管癌免疫治疗有哪些进展?
2020-12-10 11:0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黄镜教授在《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进展盘点》中指出,晚期食管癌已经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在这其中包括了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厂家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等单抗在食管癌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随着研究持续深入的开展,免疫治疗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也将成为现实,惠及更多的患者。
热门文章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