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胃肠道癌,关键在无症状查体
2020-12-13 10:09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清华⻓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姜泊教授表示,预防胃肠道 癌症的关键在于无症状查体,即在适当的年龄接受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应该做;50岁以上必须做。
-
食管癌免疫治疗有哪些进展?
2020-12-10 11:0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黄镜教授在《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进展盘点》中指出,晚期食管癌已经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在这其中包括了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厂家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等单抗在食管癌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随着研究持续深入的开展,免疫治疗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也将成为现实,惠及更多的患者。
-
慢粒专家走进咸阳 助力基层提升慢粒诊疗可及
2020-12-09 13:58为了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12月4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组织,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首站走进咸阳,与咸阳周边40余位基层医生展开了关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简称慢粒)的交流分享。
-
慢粒已成“慢性病”,规范治疗可回归正常生活
2020-12-08 13:57白血病,是一个让人闻之丧胆的疾病,不过,12月5日,在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组织,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上,专家指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又叫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简称慢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的,基层医生药把好慢粒患者管理的第一关。
-
中国胸外微创技术比肩世界
韦川南 2020-12-02 14:22刘德若教授向记者透露,曾经他做过计算,局部晚期肺癌病人即便做了手术,平均存活期2-3年,这期间往往需要多次放化疗,甚至靶向和免疫治疗,到去世时得花去几十万元左右的医疗费用。但如果同一位病人在肺癌的早期阶段就能使用胸腔镜技术除去肿瘤,只需要花7万元左右,很多患者能够治愈,一辈子不复发。正是这些开创性工作,改变了肺癌的诊疗模式,造福了广大中国肺癌患者。
-
全球每10位胃癌患者约一半在中国,早筛早诊精准施策
张爽 2020-11-29 17:03加强预防、降低胃癌发生几率的同时,更要提高胃癌的早筛意识。季加孚教授对此表示:“胃癌早期容易与普通的胃病相混淆,导致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防治胃癌应该从筛查开始。”
-
大咖共话胸外新进展 中国胸外微创技术比肩世界
张爽 2020-11-29 14:28“中国医生目前的胸腔镜操作已经不输任何国家。”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主任刘德若教授在11月27日~28日,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2020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上介绍,胸腔镜已经可以触及人类胸肺的任何部位,作为目前进行胸部肿瘤切除的主流方法,相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的优点。早期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能达90%。
-
肿瘤患者更需要人文关怀
韦川南 2020-11-15 10:03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在中国癌症基金会(CFC)肿瘤人文协作组在成立仪式上表示:“人文是人类文化中先进和核心的部分,肿瘤人文精神,就是要在肿瘤诊治过程中做到尊重、关心和爱护患者。”
-
梁军:创新药物的引进将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
张爽 2020-11-12 09:20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诺华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梁军教授出席了签约仪式。谈及对新药的看法,他表示,新药研究是非常严谨的科学,不能随意来,一定要遵循伦理,遵循科学发展固有的规律,一定一阶段一阶段地进行,从药物发现阶段、动物实验阶段再到人的阶段。
-
不开腹、不流血、手术时间短,肿瘤微创消融是肝癌根治方法之一
2020-11-09 20:47
热门文章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