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肿瘤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近一半患者发病时不到2岁
2021-03-21 18:18“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颅外实体瘤,发病数约占我国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8%~10%。可能发生于肾上腺和从颈部到骨盆的脊髓神经组织中,最好发于肾上腺。婴儿患病率约为1例 7000人,15岁以下儿童约为10.54万例 100万人,90%患儿诊断时年龄小于5岁。如果孩子能够尽早就诊,及时治疗,有希望实现更好的预后。但在我国,多数患儿在确诊时已进展到中晚期,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少,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希望社会能更多关注这个群体。”天津市肿瘤医院赵强副院长强调。
-
创新药提升肿瘤综合治疗有效性,化疗不再令人闻之色变
孙宝光 2021-03-08 10:00“化疗本身的进步可以体现在药物的创新方面,从最早的像氮芥类药物发展到今天,有很多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出现。例如上个世纪末21世纪初问世的培美曲塞,在没有培美曲塞的年代,想做维持治疗,但因为毒性的问题做不下去。培美曲塞使化疗的维持治疗理念得以在临床中实施,目前这种治疗模式已成为临床一种常规的实践。”王哲海教授表示,再如紫杉类药物,在整个化疗史上是里程碑式的问世,它的出现对于卵巢癌、乳腺癌,包括肺癌治疗都是非常大的进步。
-
中国肿瘤MDT联盟在京成立
2021-03-01 20:13“中国肿瘤MDT联盟的成立可谓是众望所归,是我国肿瘤MDT发展的一座新高峰。”杨民副会长指出,MDT诊疗模式亮点在于齐心考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携手完善患者的个体化方案。那么,这其中该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闭环?杨民副会长建议:一是我国肿瘤MDT联盟应以规范化为核心,不忘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初心;二是提升区域医疗机构诊治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全面助力我国肿瘤防治现状得以改善。
-
中国癌症防控未来如何做?这些“武器”不可少
孙宝光 2021-02-06 10:542月4日下午,在中国医学论坛报主办的“春风送暖,关爱无限——世界癌症日媒体座谈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我国实现70%的筛查普及率仍然是一个挑战,但是,相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体系的逐渐健全,这将更容易实现。
-
肿瘤免疫诊疗规范化培训基层行项目启动
孙宝光 2021-01-25 20:21该项目通过肿瘤学专家下基层、学术指南巡讲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院进行肿瘤治疗的临床指导和学术前沿的传递,促进基层医院之间的学术及临床经验交流,提升基层医生对肿瘤免疫等最新治疗手段的认知和理解,使基层医院的患者得到更加规范化和高质量的肿瘤治疗和防治。
-
2021“生命之钥”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援助项目来了
2021-01-21 12:19 -
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走进绵阳
2021-01-13 09:38为了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日前,“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走进绵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朱焕玲教授和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许芳等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为绵阳市级、县级、基层医院医生带来最新慢性髓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的诊疗理念与施治方案。
-
石汉平:营养治疗是肿瘤患者重要的基础治疗
2021-01-12 17:43有一类过去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是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对此,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学术部部长石汉平教授讲解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
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38.4%!淋巴瘤专科建设势在必行
2021-01-11 20:04 -
“慢粒”白血病实现可控可治,中国慢粒专家下基层项目走进东莞
2020-12-31 14:25“随着一、二代、三代TKI靶向药的出现,慢粒从一个恶性、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控制的慢性病。若能够进行规范监测和全程管理,可实现停药,也叫功能性治愈。”12月27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及大内科主任杜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热门文章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