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 > 癌症 > 治疗信息 > 正文

卵巢癌治疗模式亟待升级,“去化疗”之路或将不再遥远

2021-04-14 05:11:3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4月10日,在《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专家峰会暨蓝皮书巡讲启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上表示,卵巢癌治疗模式亟待升级。

(健康时报记者 王永文)“发现晚、手术难、易复发、治疗方案相对匮乏,卵巢癌患者面临着巨大的临床治疗挑战。在传统卵巢癌治疗方案结束后,患者常生活在被动等待复发、逐步无药可用的恐惧中。提高疗效、延长复发时间是卵巢癌治疗最急迫的目标。”4月10日,在《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专家峰会暨蓝皮书巡讲启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上表示,卵巢癌治疗模式亟待升级。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

《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于2020年10月正式启动,历时近五个月,共收集到医生及患者端的有效反馈问卷近600份。调查数据显示,卵巢癌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则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且疾病进展非常迅速,70%的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

目前临床上的标准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及术后铂类药物化疗,但患者仍面临大量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一线治疗中有大约30%的卵巢癌患者对含铂化疗方案不敏感,疾病会在6个月内复发,最终发展为铂耐药患者,目前对于这些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没有标准治疗方案,且备选的化疗方案疗效不佳,患者亟需新的治疗手段。

对于上述难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副主任医师温灏教授表示,靶向去化疗是近几年卵巢癌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PARP抑制剂问世后“去化疗”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去年9月举办的ESMO会议上,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首次公布了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关键性BGB-290-102 II期临床试验数据。数据显示,无论是用于治疗铂敏感复发还是铂耐药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帕米帕利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

据了解,百济神州帕米帕利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