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肺癌 > 抗癌故事 > 正文

一名肺癌患者20年的抗癌经历

2014-12-05 10:41:44来源: 健康时报|分享
阅读提要:很多年前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肺癌患者韩凤国,曾经被病痛折磨得多次自杀:用头撞墙,咬舌头弄得满嘴都是血……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医生张宗岐告诉他,晚期癌症患者只要还具备两个条件,就有战胜癌症的希望:一个是后天脾胃之气尚存,也就是还能吃饭;二是精神不垮,人人身上都有抗癌的潜能,振作起来,才能调动这些潜能对癌细胞发起攻击。从此,韩凤国用了20年的时间,打赢了这场硬仗!

和“癌娃子”讲话

由于治病心切,韩凤国试了一些偏方,结果病情一下子加重了,剧烈的咳嗽、大口吐血。

韩凤国这时感到了强烈的恐惧:难道我这次是真的挺不过去了?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快要死了吗?老伴觉得韩凤国突然垮了,饭也吃不进去了,脸上连一点笑模样都没有,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开始安排后事了。

不行,赶紧上北京找张大夫去!

一听事情的经过,张宗岐严厉地批评了韩凤国:治病是能着急的吗?万一吃错了药后悔都来不及了。

张宗岐告诉他,其实人人身上都有抗癌的潜能,如果充满希望、精神不垮,那么就能调动这些抗癌力量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再配合正确的治疗,与癌症的这场硬仗还是有胜算的可能的,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张宗岐还给他讲了正反两个病例,告诉他精神因素对于抗癌有多重要:其中一个病人是晚期多发性乳腺癌,骨、肺都转移了,但53岁的她很乐观,化疗头发快掉光了,她索性让儿子给剃个精光。摸着自己的秃头,和剃了光头的小孙子合了一张影,还取名叫“老秃和小秃”。

她经常说:“没人的时候,我就和我的癌娃子讲话,我说,癌娃子啊,咱俩共存吧。如果我没了,你也活不了啦。你最好离我远去,那我可得感谢你啊!”

没想到,这“癌娃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真的开始远离她了。几年后,她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肺部的结节全部消失!双腋下的淋巴结节也消失了!纵隔上的淋巴结节也明显缩小了。

如今,她已经带瘤生存了6年了。

而另外一个癌症病人,其实病情还不算很重,却活活给吓死了。

这个病人60多岁,因为咳嗽、痰中带血,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因为他平时性格就比较内向,遇到点事情就容易想不开,家人就和医生“串通”起来隐瞒了病情,一直告诉他患的是肺结核。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的病情明显有了一些改善。

一天上午,他去放射科拍胸部X片复查。一般情况下,胸片结果是从放射科直接给到病人的主治医生手上。但是这次放射科医生疏忽了,让他自己带给主治医生。一看检查结果,上面赫然写着“肺癌”。他当时就呆在了那里。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就起不来了,中午就已经吃不下饭了,3天后就去世了。

更大的奇迹出现了!

听了这两个故事,韩凤国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向张宗岐承认了错误,表示一定树立信心,好好配合治疗。张宗岐给他一把脉,好在有惊无险,只是偏方的用药剂量太大造成的,并不是肺癌病情加重了。吃了5服药,咳血止住了。

就这样一直治疗到1995年9月,韩凤国的身体已经挺不错了,由于大女儿移居到了美国,他还去美国呆了很长时间,坚持服药和锻炼。

2000年时,韩凤国到广安门医院又做了一次全身检查,更大的奇迹出现了,他肺部的肿块消失了,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全没有了。也就是说,除了因为放疗造成的永远不能恢复的嘶哑声音以外,他跟正常人是一样了!

“感谢苍天!感谢医生!”在听到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时,韩凤国激动得拉着救命恩人张宗岐的手摇个不停。

经过近20年的治疗,他和张宗岐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医患关系,既有朋友之情,也有兄弟之情。张宗岐用“韩老哥”称呼韩凤国,而韩凤国则亲切地叫他“宗岐”,不仅老哥俩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连两家的子女也都成了好朋友,时常会走动走动。

如今,在哈尔滨市儿童公园,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一个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7旬老人认真地一招一式地进行着锻炼,他就是韩凤国。锻炼之余,总会有很多病友围上他向他取着“抗癌经”。

“没别的,还是张大夫讲的,抗癌是场硬仗,只有斗志昂扬地去拼,才有赢的可能!”韩凤国说。(赵晴晴 )

(责任编辑:吴茜茜)

网友评论

  • 加入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时报

  • 加入微博

    随时与健康时报
    互动交流

  • 加入手机报

    第一时间获知健康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