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控烟研究,疫情增加戒烟意愿,但仍存误区
齐钰 2020-05-31 14:32在5月31日第33个世界无烟日前夕,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发布的关于烟草的研究成果显示,新冠疫情防控增加了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但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全新的新媒体戒烟平台可以个性化定制戒烟方案,帮助戒烟;烟草包装上的疾病图片对于青少年的警示作用优于文字包装。
-
“夺命蜱虫”进入高发季!最爱在植被茂密处聚集
张爽 2020-05-30 10:14每年夏季,全国各地都会出现一些被蜱虫叮咬发痒、最严重的甚至死亡的例子。5月末,济南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长清区部分村庄、山坡、农田、林地、景区动物染蜱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监测区域农村外环境蜱虫的平均密度约为1.35只 米,山坡蜱虫密度可高达12.6只 米。
-
看一次病反复挂号可否改改?
孙欢 2020-05-29 16:44“4月25日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看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让我拍MRI腰椎平扫,5月2日,拿出结果后正好是第一次看病的医生坐诊,请医生看诊断报告单时,医生让我挂号后再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闫先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为何同一种病看同一个医生却需要反复挂号排队呢?
-
国产抗癌新药泽布替尼 中国患者何时可以用上?
孙欢 2020-05-29 13:42泽布替尼,编号BGB-3111,寓意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第3111个化合物;2019年11月15日,它成为第一个我国本土自主研发并在FDA获批的抗癌新药并于2019年12月被纳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20年5月23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它作为国际前沿的药物被纳入指南。
-
全国政协委员王海京:器官捐献严重短缺
孙欢 2020-05-29 10:31“临床治疗中,我国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过30万,但捐献的器官只有1.7万余个,只有不到6%的人能实现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无奈的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
江西九江:夜间看儿外科跑了20公里
孙欢 2020-05-29 09:04晚上家里小孩发生磕碰,家长别提多着急,然而找医院“跑断腿”是常有的事。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的戴先生就向健康时报反映,他带孩子夜间就医的经历,“夜间儿外科门诊太少了,看病太难了”。
-
政协委员丁洁:小儿肾脏疾病,不容忽视的“沉默杀手
孙欢 2020-05-28 23:11“慢性肾脏病因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被称为‘沉默杀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丁洁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全球受肾脏病影响的人数高达千万,其中包括很多儿童。丁洁希望慢性肾脏病能尽早列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慢病之一。
-
诺华塞瑞替尼新添适应症,入局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孙欢 2020-05-28 16:565月28日,诺华肿瘤(中国)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诺华肿瘤口服小分子ALK抑制剂塞瑞替尼胶囊 (赞可达) ,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
人大代表王艳:建议将颈椎病纳入职业病
荆雪涛 2020-05-27 16:39 -
代表委员关注医护人员医疗保障保险缺口
荆雪涛 2020-05-27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