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国考虑启用“疫苗护照”,专家:核酸+疫苗护照!
2021-03-09 16:07“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我国当前需提前谋划,尽早研究推行疫苗护照,用新冠检测+疫苗护照来取代入境旅客的14天强制隔离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指出。
-
院长:建议出台政策,整顿“有名无实”的附属医院
2021-03-09 15:531月13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刊发《南通大学“拖挂”23家附属医院,专家:盲目设立只会适得其反!》,反映多地高等院校出现了“拖挂”数十家附属医院的情况。争相占领医疗资源,跑马圈地做法已经远远偏离了高校附属医院完成临床教学任务,为高校临床教学提供服务的宗旨。
-
政协委员唐旭东建议增加乡村医生编制和收入
2021-03-09 13:3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推进乡村卫生健康体系的基本建设,首先需要解决乡村医生队伍薄弱、乡村医生培养、待遇问题与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实现“有人、有经费,有治理管理办法,也有留人机制”。而这涉及卫健委、农业部(乡村振兴局)、财政部等多个政府部门,须进行深入的调研和长期推进。
-
加快互联网医疗、医药平台与当地医保系统的互联
2021-03-09 09:54在现实中,绝大部分医保支付还停留在“到院、到店刷卡”阶段,要想买药医保报销,只能在医院门诊挂号取药,线上买药无法刷医保卡给广大患者带来不便。
-
人大代表杨林花:医保药纳入门诊报销,打通血液慢病最后一公里
2021-03-07 20:55“《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其中提及‘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政府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患者医药负担等问题的关注,相信会给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
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尽快增加接种人员编制和数量
2021-03-05 21:43冯丹龙委员表示,接种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到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影响到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然而,当前我国的接种人员队伍存在配置不足、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人员流失较严重等诸多问题。
-
关于养老,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了这些重要信号
孙欢 2021-03-05 15:33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
全国政协委员王宜: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项调查
孙欢 2021-03-05 15:30“中医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宜今年继续关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
-
如何帮老年人跨越数字化鸿沟,代表委员这样说
孙欢 2021-03-05 15:19人来人往的医院急诊大厅,老人在缴费机器面前束手无策;步履蹒跚的老两口在小区门口拦出租车,被告知该车已被app平台的用户预约……数字化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一部分人群,尤其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已经无法追赶上时代的步伐。
-
全国人大首场“代表通道”,这位医生讲了两个故事
2021-03-05 11:15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查艳在采访中讲述了两个在“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省,发生的两次紧急救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