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人大代表杨林花:医保药纳入门诊报销,打通血液慢病最后一公里

2021-03-07 20:55:0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其中提及‘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政府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患者医药负担等问题的关注,相信会给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其中提及‘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政府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患者医药负担等问题的关注,相信会给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3月6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2021“两会·健康策”血液病专场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杨林花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2021年两会健康策”直播访谈上谈道。

\

“我国血液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血液病诊疗水平趋于国际水平,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是很多血液病有慢性发展的趋势。推进血液病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需要医生、患者及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强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升患者依从性尤为重要。”杨林花强调。

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例,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成人发病率为5-10/10万,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①②。很多ITP患者会发展为慢性ITP,病程长、易反复。

杨林花谈及,近年来,一些安全、有效、经济的创新治疗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全国已有30多个地市可以基本实现ITP患者的常规门诊药物治疗费用报销,但更多地方鉴于医保经费、病种管理等压力,没有将有些ITP药物纳入门诊,仅在住院时可以报销。对于ITP患者来说,如果血小板大于30×10^9/L,但不出血时往往不予治疗。有些患者只能选择放弃用药,或增加住院支出,造成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浪费。

在患者可负担性方面,杨林花介绍,ITP患者首先使用一线治疗药物,这些药物短期治疗有效,但长期应用会出现不良反应,且无法达到持续缓解。多数ITP患者会接受二线治疗,主要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针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针剂)、艾曲泊帕(Eltrombopag,片剂)等。这些药物普遍价格较高,年治疗费用在7-8万左右,如果患者门诊长期治疗经济负担沉重。

“希望国家从医保和医院层面能够把安全性好、疗效明确、经济性高的医保目录类药物尽量纳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推进药品在药店购买及报销通路,全面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打通患者用药最后一公里。”杨林花谈到。

参考文献:①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解读.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04)

②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2):89-93.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