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专家 汤钊猷)在耄耋之年回头看看,我已经和肿瘤打了40余年的交道。
为了攻克癌中之王肝癌,我和上海中山医院团队曾向肝癌发起的“三大战役”,使住院肝癌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了10倍。应该说这百余年来,正如肝癌治疗一样,全世界癌症患者的预后都在不断得到改善,从完全不可治疗,变得部分可治,患者5年生存率更长。盘点这场抗癌战,目标为以完全摧毁肿瘤的现代医学功不可没,也是迄今为止主流的治疗方式,值得肯定。
然而也需要看到,与肿瘤的推进也遇到了困难。比如小肝癌切除的5年生存率近40年来都没有显著提高,靶向治疗也非根治和持久。那么我们对付癌症的战略是否值得重新反思?
盘点一下会发现,其实大多数实体肿瘤的治疗都有这样的共同之处:从最开始单纯手术切除,到后来的化疗、放疗配合,再发展至早期诊断,运用微创手术局部治疗,再到最近几年兴起的分子靶向治疗。
其实,以上的手段都是要将癌细胞杀光。然而癌症是内外失衡引起的内乱,不同于传染病的外界病原体入侵,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来的。为何正常细胞会癌变?其中内外失衡都有。
所谓“外失衡”主要是指环境致癌物(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和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偏食、缺少运动等)。
而所谓“内失衡”,至少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和遗传等方面的失衡,如精神刺激,应激(过劳等)、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糖尿病,肥胖等)等。现在大家多关心空气、水和食品等环境污染,而较少关注“内失衡”,而实际上常常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因此,我以为当前对付癌症存在几个问题:
重杀灭轻改造
重局部轻整体
重治疗轻预防
重速效轻持久
对此,不妨从古代老祖宗的智慧,如孙子兵法中找找办法。
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并举:
消灭与改造并举
局部与整体并举
治癌与防癌并举
速决与持久并举
通俗点说,癌症也是身体的细胞,抗癌需要消灭主要的叛乱者,也要劝降处于劣势之残敌。为此癌症的防治,不仅要关注局部(手术、放疗、局部治疗等),更要关注整体,要加强全身性干预。当前多数只注意“一榔头”,而未能十分重视后继的预防癌复发转移的措施,从而“功亏一篑”。癌症一开始处于“敌强我弱”态势,为此要重视“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前期迅速解决,后期长期养护,不能掉以轻心。
结合四个并举,以下是一些适合的抗癌处方,送给健康时报的读者们。
首先是适度运动。我本人是游泳爱好者,20年来始终坚持隔天游泳,每次30分钟,距离500米左右。多种研究证明适度游泳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对神经系统也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患者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摆脱对癌症的消极心理。游泳是我和我的病人行之有效的运动。如果体力不济或者不会游泳,也可尝试一些更简单的“生活运动”,如散步或买菜。饮食上,越是晚期病人,越要“清茶淡饭”。不要因为癌症而补充过度,过多的大鱼大肉以及不恰当的补品反而会打扰了身体的康复,还会令患者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个癌症病人,增加精神压力,影响正常的休息和康复。人体有极为强大的修复能力,长期抗癌要做的,就是配合规范治疗,调动自己的内在力量改善抗癌微环境,打好抗癌的持久康复战。
(责任编辑:王月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