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高强:医改核心是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

2015-11-28 11:19:3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人的生命与健康就是一个跨学科、跨界别、跨领域、跨行业的复杂的课题,既需要经济发展做支撑,也需要科学技术做保障,既涉及优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又涉及方便、适宜、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既依靠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也要依靠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第八届健康中国论坛上进行了主题演讲。高强部长强调说人的生命与健康就是一个跨学科、跨界别、跨领域、跨行业的复杂的课题,既需要经济发展做支撑,也需要科学技术做保障,既涉及优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又涉及方便、适宜、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既依靠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也要依靠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建立,才能达到人人享有的目的。这一转型则包括转变理念、转变思路、转变方式和转变体制机制,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之后,认真回顾走过的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今后五年如何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加强健康中国建设,有效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对于实现全面健康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卫生部部长高强(牛宏超摄)

回顾七年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13亿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传染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财政卫生投入连续大幅度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环境明显改善,公立医院改革机制积极推进,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效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与人民期望相比,与国家财政巨额投入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公立医院改革没有完全全面有效推进,公益属性还没有体现,逐利机制依然存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还没有建立并实施,创收多,薪酬高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分级医疗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医院拥挤不堪,基层医疗服务少人问津的局面还没有改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产业的思路不够清晰,政策不够明确,有的地方甚至将出售公立医院作为鼓励社会办医的主要方式。社会反映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对医改成效的获得感不够强。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医改执行体系不够健全,实施执行能力不够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大。具体讲,就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我们的制度规范体系不够完善,实施体系不够有效,监督体系不够严密,保障体系不够有力,导致医改的实际效果不够显著。今后五年,我们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在完善执行体系和增强执行能力上下真功夫,花大气力,抓落实,抓行动,抓成效,抓责任。

第一、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做指导,不仅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准确定位健康中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目标,还应当提出一些具体、有效、可遵循、可监督的制度规定,以保障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于制度体系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我在这里只想讲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整个医改的成败。

  中央曾经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目标和要求至今还没有真正落实,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制定出符合公益属性要求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起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医院仍在创收和自收自支,政府对医务人员的薪酬既不提供基本财力保障,也不实行严格的监管,医院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要破除医院的逐利机制就必须建立起规范严格的医院管理制度,将医院的收和支纳入预算管理,明确政府对医务人员薪酬的基本保障责任,医务人员的薪酬标准和绩效考核机制,化解医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样做,并不需要财政增加太多的投入,关键是要有制度,有保障,有监管,有激励,有奖惩。

  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对于科学划分盈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界限,鼓励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的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一样都采用创收和逐利机制,导致公立与民营不分,营利与非营利不分,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有利于形成两类不同性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公是公,民是民,必须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政府实行不同的扶持政策,患者有权选择就医,共同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二、建立高效的实施体系。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制度的权威在于落实,没有制度不成规矩,有制度不落实则形同虚设。各级政府应当建立高效的实施体系,将有关部门组织在一起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政府是统一的整体,各个部门应当围绕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来开展工作,不能各行其是,更不能相互掣肘。

  比如前几年财政为医改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医院的逐利机制并没有完全解决,原因就在于财政投入的方向上,主要投入到改善医院的设施条件,而没有用于破除逐利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投入得越多,医院创收的能力就越强,人民群众的负担可能就会越重。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政府建立高效的实施体系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和各类医疗机构都必须认真做到认识统一、目标一致地开展工作,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实现中央提出的改革目标。

第三、建立严厉的监督体系,严格监督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手段。缺乏监督必然导致懒散无为。前几年医改过程中各级政府既没有明确提出年度改革目标要求,对有关部门的工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情况也缺乏严格的监督和问责,实际上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级政府必须明确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工作目标和要求,并列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督和问责。对于工作不力影响健康中国建设的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四、建立有力的保障体系。各级党委应当切实加强健康中国建设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有效开展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应该组织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医改的制度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和监督体系,更加有力地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保基本并不是低水平,而是要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的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建机制主要是改变公立医院的创收机制。政府要科学确定公立医院的年度工资总额和个人薪酬标准,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基本的工资保障,又要控制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合理地过快增长。强基层重点在于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使优质人才到基层流动服务成为一种新常态。

(责任编辑:王月明)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