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观点
应该尊重老人的选择
北京霞光里小区李女士,27岁。这个年龄的老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对待死亡的看法是非常超脱的,能平静地离开人世,就好像演员谢幕。如果这个老人是我的亲人,我也会尊重他的选择。毕竟,癌症晚期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每时每刻都在被病魔折磨,家人的精神更是趋于崩溃。
这个家庭互敬互爱
上海延安西路叶先生,58岁。从中国传统道德观来看,顺应老人最后的选择,是孝道。我非常钦佩这个儿子,他同意并接受父亲的选择,不一定比父亲自己的选择更容易,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我觉得这件事必须独立来看,这个家庭首先是互敬互爱的、和谐的,其次是老人和孩子们对这个疾病都有充分的认识,知道老人放弃治疗是符合科学规律的。相反,如果老人和孩子对疾病的认识不统一,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些老人最后的治疗是非常被动的,也是非常不情愿的,很可怜。
周围人应该理解他们
北京东直门南大街王女士,25岁。这件事情实际是对舆论的挑战。这个父亲选择了安静地离开,儿女也支持老人的做法。这毕竟是一件很另类的事情,周围的人很理解,就会好好安慰他们;如果周围人不理解,会对这家人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更多了解这件事情的人,要尊重这家人的选择,不要对他们有苛刻的评论。
临终关怀是社会责任
浙江杭州庆春路陈先生,37岁。这件事让我好好反思,自己怎样去面对死亡。在传统观念里,都是希望医学非常发达,可以让人长生不老。但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对生命必须有科学的认识。在欧美,临终关怀是全社会的责任,许多医院里,都有义工,他们关心那些濒临死亡的人,让他们满意地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有人组织,我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关心这些老人。李海清整理
本文刊发于《健康时报》2008-9-15
凡标注来源为“健康时报”或“健康时报网”的稿件均属健康时报社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010-65369672.
(责任编辑:吴茜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