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 > 心脑血管 > 治疗信息 > 正文

防控运动性心脏猝死,记住急救专家四句话

2020-06-22 21:05:0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围绕着运动性心脏猝死这个话题,2020年6月23日,《525+云端救心桥》公益栏目,将走进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建荣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仲崇俊教授、南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张利远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保锋教授,为我们解密复工后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幕后真相、为百姓解密如何“上防”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如何“中治”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如何“下救”运动性心脏猝死。

本文专家:

\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 王立祥

中国每年猝死人数约100-130万,平均每分钟2-3人猝死,有资料显示75%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就是各种心脏相关因素引发急性症状出现一小时内的死亡,这其中因“运动”而产生的心脏性猝死逐年攀升。如何让人们认识运动性猝死,掌握其发生发展变化之规律,方可最大限度降低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生命在于运动,各项运动必须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防控运动性心脏猝死,要做好四点:

一是运动要呵护好心脏,每位运动者要查找自身心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发生猝死较一般人群升高几倍至十几倍,故要因“因”而异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二是运动要监护好心脏,每位运动者要实时监测自己的心脏功能,可通过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初步的检测;

三是运动要保护好心脏,每位运动者要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主要是心肺耐力,心肺耐力就是一个人利用氧气的能力,因人而异的制定运动方式是保护好心脏重要的因素;

四是要救护好心脏,每位运动者要学会自救互救的起死回生的基本技能——心肺复苏,它是能够应对运动中出现心脏骤停,快速建立人工循环呼吸的拯救生命之术。

\

\

围绕着运动性心脏猝死这个话题,2020年6月23日,《525+云端救心桥》公益栏目,将走进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建荣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仲崇俊教授、南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张利远教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保锋教授,为我们解密复工后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幕后真相、为百姓解密如何“上防”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如何“中治”运动性心脏猝死、为百姓解密如何“下救”运动性心脏猝死。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