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 > 心脑血管 > 预防复发 > 正文

80%患者第一次就诊不在血液科,多发性骨髓瘤综合治疗是趋势

2020-03-17 14:44:5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多发性骨髓瘤虽然症状多样,但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如果没有突发急症,适当延长周期是可以的。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比如透析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透析时间可不能随意延长;再比如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突发骨疼也要及时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认为,在疫情期间可根据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目前,除湖北外,全国大部分医院基本能看门诊,就诊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护。

每年的3月是国际骨髓瘤关爱月,作为血液系统的第二大肿瘤,人们对它的描述总离不开症状多样、容易误诊、提防复发这几个标签,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多发性骨髓瘤诊疗增加了难度:患者就诊受限,应该怎么诊治?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症状多样,但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如果没有突发急症,适当延长周期是可以的。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比如透析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透析时间可不能随意延长;再比如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突发骨疼也要及时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认为,在疫情期间可根据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目前,除湖北外,全国大部分医院基本能看门诊,就诊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护。

在药物使用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路瑾教授介绍说,开药的周期因为疫情有所延长,目前的问题是在门诊输液、门诊化疗需要预约,有的患者预约不到或是担心到医院发生交叉感染而没有规范用药,将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确诊:患者就诊散落不同科室,命名花样繁多

“我们需要的是提高诊断率,而不仅仅是早诊。”黄晓军教授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多样但不典型,有的患者腰背痛,有的是反复蛋白尿,还有的是贫血、头晕,患者散落在不同的科室,只有提高诊断率才能降低误诊发生。

路瑾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时可能伴随一些症状,临床中被称为 “CRAB”:C就是高钙血症;R是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蛋白尿、肌酐升高;A是贫血、血色素低,患者面色苍白、疲乏无力;B是有骨痛、轻微骨折,除了在血液科的诊断,其他科室的诊断也非常重要。

路教授指出,在2020版骨髓瘤诊治指南中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命名花样繁多,有卡勒病、骨髓癌、骨髓瘤、骨髓肉瘤等,而且60%的患者先在骨科就诊,20%先在肾内科就诊。如果只是血液科医生认识这个病,意义没有那么大,更重要的骨科医生、肾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能够一眼认出这个病。

其实,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方法一直很清晰,从病史诊断、临床症状、体征再到实验室检查,还有就是做骨髓、血液、影像学检查,只要医生和护士重视这个病,诊断并不难。

治疗:药物种类多,综合治疗将是趋势

近几年来,多发性骨髓瘤不断有新药获批和上市,不仅有伊沙佐米、来那度胺、硼替佐米这样的支柱用药,还在单抗类药物以及CAR-T治疗等进行探索,患者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和治疗方式都有所增加。

其中,来那度胺曾在国内被批准与地塞米松合用,治疗曾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成年患者。来那度胺还被批准与地塞米松合用,治疗先前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时,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作为第一批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物可及性比以前明显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期也从过去的4年左右延长到7~8年,在国外的数据甚至到了10年左右。

另外,多发性骨髓瘤虽然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随着药物研发的快速进展,黄晓军教授表示,大约有10%~20%的患者甚至能在20年内不复发。在他看来,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CAR-T、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原则一定是采取综合手段、综合治疗。

复发:多数患者会反复,症状与初始发病相似

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最终还是会复发,只是时间有快有慢,其中危险程度高的可能很快复发,危险程度低的也有十多年才复发的。路瑾教授指出,复发的症状与开始得病的症状是一样的,包括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痛等。此外,在出现症状前,留意生化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升高,骨髓浆细胞有异常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便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