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新药研发背后:每一关都是九死一生

2021-04-08 09:55:54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随着新药审批进入快车道,健康时报记者据国家药监局数据统计发现,2018、2019年均有9个国产1类新药获批,2020年则有14个。

(健康时报记者 谭琪欣)随着新药审批进入快车道,健康时报记者据国家药监局数据统计发现,2018、2019年均有9个国产1类新药获批,2020年则有14个。

而一款药品在抵达患者、治愈疾病之前,需经历分子发现、工艺开发、生产放大、动物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上市申报等重重关卡。“不夸张地说,每一关都是九死一生。” 信达生物产品开发及工艺开发副总裁周凯松告诉记者。

\
受访者供图

研发: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成功率不足10%

研发一款新药究竟有多难?“业界一直流传着“双十定律”的说法,但我觉得是三十,即新药研发平均需要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并且成功率低,不足10%。”周凯松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拿最初的分子发现来说,找一个抗体要在10亿、甚至于100亿的抗体库里,通过一种方法一步一步筛出来,做成一个单克隆抗体成药,初步估计这个过程里至少有1000步,这1000步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 周凯松说。

根据全球生物技术行业组织BIO、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以及QLS联合发布的报告,过去十年(2011年-2020年),9704个药物临床开发项目中从1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年。

一份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报告所提出的统计结果则显示,在2009年至2018年期间,开发一种新药的中位资本化成本为9.853亿美元(6.836亿美元至12.289亿美元),而平均总资本化成本高达13.59亿美元(1.0425亿美元至1.675亿美元)。就研究领域来看,目前最热门的肿瘤和免疫类药物的研发投入最为庞大,在20个该类样本中,中位值高达27亿美元(20.518亿美元至53.662亿美元),平均值更是高达44.6亿美元(31.140亿美元至60.013亿美元)。

上市:将近3000个日夜的投入,科研人员的常态是不休息

2018年12月份,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明星单抗药物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周凯松告诉记者,在这背后是长达七年,将近3000个日夜的投入。“信迪利单抗的最终结果很完满,但过程很艰辛。”

“人力投入是非常大的,我们科研人员的常态是不休息,节假日我们的实验室都是停不了的,到了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研发人员都日夜颠倒,习惯了。也会有很多实验做到最后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需要重头再来的时刻,这种时候就只能很平静地重头再来。” 周凯松说。

另外一面则是时间和资金的投入。2014年,在产业化基地落成之际,信达生物迎来了国际制药巨头礼来的“橄榄枝”:在研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亲和力”、“靶点占位率”上表现优异。

但是,礼来要求信达生物整改产业基地以符合礼来标准,而且这是签约的必要条件。按照礼来的标准,“最终的整改项目耗时36个月、投入了几千万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药开发的成本整体仍然呈现持续推高的趋势。“从头开发一个新药至获批上市的成本较2010年几乎翻了一倍” ,Deloitte LLP统计数据报告显示。

“首先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先发现新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毒性反应以及代谢过程,重点观察化合物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然后才能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后才能申请上市,有些药物在上市后还要进行四期临床试验,以观察其长期的副作用。”周凯松介绍,“周期长、耗资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那多少员工的青春韶华就付之东流,企业多少亿的投资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未来:医药研发创新,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生态系统

“研发创新需要更多产业激励政策,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生态系统”。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国家药监局修法专家组成员邵蓉认为,我国当前的药物研发创新,有了注册审评审批环节的众多利好政策,得到业界的高度首肯,但从政策系统建设来看,还远远不够。

目前国内医药创新的局面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周凯松介绍,“就拿新药审评审批来说,信迪利单抗就受益于药审改革,8.4个月就获批上市,随着新药获批、新适应症获批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于承压的创新药企来说,是雪中送炭。”

邵蓉进一步建议,鼓励医药创新,并且保持持续创新,应当从国家层面上建立激励创新的政策生态系统。从临床研究和注册上市前端看,首先要有“巧妇”(科研人员、人才政策),还要“有米可炊”,也即要有“资金”(投融资政策)和“项目”(科技政策,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研究);产品注册上市以后,也有创新激励的问题,比如是不是有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实验室研究、临床研究和产业化阶段都存在);能否快速被医疗机构采购到(采购政策、进院)、能否被医疗机构和医生使用(控费、占比、处方政策)、以什么样的价格被医疗机构采购(价格影响)、患者能否负担(医保支付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专利期补偿等)等等。鼓励创新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所有牵涉到的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及各种相关组织,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去推进和保障。

生物医药行业还在积极探索通过外包CRO(临床试验服务)机构的方式来缩短研发时间,从而降低研发成本。目前国内头部医药外包企业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根据塔夫茨药物研发中心统计,在CRO的参与下,1/2/3/4新药申请临床试验四个阶段可分别减少23/58/43/31周,总体耗时从497周减少至342周。

“创新之路不好走,可坚持创新则有可能开创企业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周凯松说,“中国创新药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黄金时代,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大力倡导创新,国家对创新药可及性增加也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作为创新药企,我们将响应国家号召,让更多的创新药惠及全球老百姓。”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