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杨子峰教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语境研究中医药

2024-10-15 22:04:04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内毒外邪……令人感到深奥难懂的术语,正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逐渐变得清晰。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子峰教授谈到中西医结合时表示,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中医药烙上现代的印记,并逐步对它的疗效解密。

杨子峰教授举例,比如现在“天人合一”能够理解为环境与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阴阳平衡”和“内毒外邪’的理念使我们认识到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杨子峰教授师从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团队主要从事呼吸领域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以清热解毒的中药板蓝根为例,其团队经多年探索,基本阐明了板蓝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这种中药抗病毒模式与化学药品的单靶点、单成分作用机制不同,具有阻止病毒复制的能力,因此在呼吸病毒感染早期,如轻微咽喉痛等症状出现时可实现全方位的治疗。杨子峰教授表示,经典名方研究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另一重要方向,通过临床RCT循证研究技术,能够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西医更愿意使用中药治疗疾病,这不仅提高了中药的认可度,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有力证据。

杨子峰教授强调,要与时俱进地用现代科学技术语境研究中医药。具体而言,中医药必须要用到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助力。中医作为一种基于丰富经验的医学体系,本质上就是在处理“海量数据”,一旦大语言模型能够充分吸收和掌握中医知识,它将为中医诊疗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与现代药理学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结合,有可能会大幅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用药水平、精准水平、诊断水平。

 

(责编:荆雪涛)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