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一种精神疾病,都是可以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要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今年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成立15周年,该中心学科带头人姚贵忠向人民日报健客户端记者表示,15年来,该中心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精神疾病个案管理、团体治疗、家属干预、同伴支持等多项康复技术,帮助众多精神疾病患者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学科带头人姚贵忠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
“不少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不打不闹了,就算是康复了,即使依然整日生活懒散、无所事事,也是可以接受的。”姚贵忠表示,这种过低的期望值使得众多精神疾病患者长期闲散在家、与世隔绝,其实没有完全恢复社会功能,也因此导致社会对他们产生偏见。事实上,精神康复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除疾病症状,更要通过综合康复措施使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小城(化名)就是该中心的一位康复者。精神疾病起病后,他在坚持门诊治疗的情况下完成了学业。然而,后续因为未能坚持服药等原因,小城病情多次反复,大学毕业后经历了“走马灯”式的换工作过程。在该中心接受精神康复治疗之后,小城重振旗鼓,再次踏上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尽管偶尔还是会在工作中受挫,但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姚贵忠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精神康复中,经常提倡“带着症状去生活”的理念。“其实精神疾病并不是一定要‘静养’的病。当患者病情稳定,主观上的痛苦感减轻,且不会影响到社会上其他人,就可以让他们尝试进入社会。”
姚贵忠(左)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精神康复相关理念。
姚贵忠介绍,2009年,该中心建立了“绿丝带”志愿者协会,组织康复的患者和家属用他们的爱心和经验来帮助其他的患者。“这不仅是为了让那些渴望回归社会的患者,在参加工作前得到社交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锻炼,更是为了让正处于疾病中的患者们获得更多的同伴支持。”
李轶良(化名)就是“绿丝带”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从介入精神康复之初,他就参与了该中心的康复志愿活动。“通过帮助别人,自己的心态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李轶良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帮助同伴时获得的成就感与价值感,让他更有勇气面对生活。更令李轶良触动的是,当那些受到帮助的人们得知李轶良也曾是精神疾病患者时,他们眼中会闪出希望之光:原来精神疾病是可以康复的,每个伙伴都有希望回归正常的生活。
“同伴支持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姚贵忠表示,许多患者在接受到有相同经历、相同经验、能产生情感共鸣的人的支持、帮助后,治疗依从性会显著提高,也更有勇气战胜疾病。“更重要的是,这启示了我们,在社会中也需要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接纳和支持,做到不歧视、不排斥,成为他们的‘同伴’。当他们感受到善意,也会回馈善意,这是于己于人都有利的好事。”
姚贵忠(右)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主任程嘉(左)与团队进行案例探讨。
15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着三个服务理念: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精神疾病的复发是可以预防的;精神疾病的康复不仅是消除症状,更重要的是社会功能的恢复。
“精神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康复的道路上病情可能会有反复,可能会经历曲折和困难,但患者和家属应该始终坚定‘康复’这一信念和目标。”姚贵忠说。
(责编:荆雪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