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于5月同时刊登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临床急诊杂志》,该共识围绕老年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术(CPR)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阐述,提供更科学有效地CPR提供指导与建议。
5月12日,共识主要发起人之一、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郭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共识不仅纠正了老年CPR的传统误区,更填补了老年CPR急诊诊疗规范的空白。中医药学在CPR急救中的独特作用是此次共识的一大亮点。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往往伴随着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发生CA的风险很高,另外老年人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呈逐渐衰退趋势,对各种损伤的恢复慢,CPR的预后也很差。
郭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通过阅读和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吞咽功能衰退明显,部分人甚至存在吞咽麻痹,进食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吸或者痰液堵塞等不良情况。因此,窒息是导致老年人CA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弄清发病机制的情况下,要选择不同的急救策略,如对于异物吸入窒息的患者,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首先采取海姆利克手法清除异物等。
“由于老年人背侧后突、肺顺应性降低等原因,对老年CA患者来说,5-6cm的胸外按压深度可能是不足的,这与我们‘想当然’的认知相悖的,应该特别重视。”郭伟提示,不应担心出现骨折等并发症的问题而降低按压深度,从而影响按压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共识》指出,在老年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应给予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临床医生可结合临床体格检查、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影像学等方法,采用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去评估神经功能预后。
郭伟谈到,有些老年患者处于慢性疾病终末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CPR,有时会与患者的意愿或者最佳利益相冲突,此时是否进行CPR应考虑多种方面的因素,例如患者本人意愿、整体健康状态评估、基础疾病状态、原发病可逆转程度、神经功能的预后、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及生命的质量和价值等,建议CPR应有选择的实施。
《共识》指出,对老年CA患者施行CPR挽救生命的同时,可采用参附注射液等中医药进行抢救。“中医认为CA 在中医学属于‘厥脱证’范畴,目前有研究证据支持参附注射液可以稳定循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态,中医药学的重要价值得到体现。”郭伟表示。
“另外,老年患者CA事件在家里发作的比例较高,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发作的比例较少,故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针对性的公众CPR培训十分必要。”郭伟说。
(责编:荆雪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