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和临床型医生使用不同的职称评价方法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可以真正鼓励愿意科研的医生专注于科研,也能给愿意专注于临床的医生更多晋升空间。”11月21日,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多家三甲医院医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其所在医院已经在调研/初步开展相关的探索,他们期待能够进一步落地。
多家知名三甲医院探索分类评职称
业界关于根据医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呼声已久,根据10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已经开展了相关探索。在北京协和医院,试点医师类职称增设了医疗型、教学型、医教研复合型岗位,同时开展了科研人员自主评审,职称晋升的通道越来越宽。
除了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中山肿瘤大学防治中心等均有类似的探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此前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早在5年前,中心就已在中山大学的指导下开始探索多维度评价,考核指标包含代表性的成果、医疗工作的能力、医疗实践中的医疗创新、医学教学的贡献、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的创新的转化等六项。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如要保障代表性成果的质量,我们就将成果交给同行评议;对于医疗工作非常突出的医生,评价特别侧重医疗服务的水平、质量,对优秀者给予晋升的绿色通道,让他们有机会突围。”马骏告诉记者,近三年,通过绿色通道晋升(推优)的医务工作者比例将近10%。
据记者了解,在以强科研能力为亮点的四川华西医院,近年来也有靠高临床水平而晋升高级职称的医生。
“
大部分三甲医院医生对于分系列、分类别的多维度职称评价模式寄予厚望。
“不一定所有的医生都要兼顾临床和科研,我们需要做懂临床的科研型人才;也需要专注于临床的人,这部分人可以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路径,评判的指标是出了多少门诊、处理了多少病人、能不能治得了疑难重症、探索了哪些新的治疗方法,哪怕没有教授职称,一样可以做临床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丁洁此前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医生向记者表达了对政策落地的隐忧。
“无论是把医-教-研分开或合并,都有其合理性。北京协和医院的宝贵传统是一直强调医、教、研三位一体,如一味强调其中某一方面能力,与强调上述三者同时都优秀一样,都是矛盾的。实际工作中,临床能力强,是确实存在的,但又是最难量化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三甲医院临床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于大型三甲医院而言,职称评价改革仍是非常考验的一件工作,其成效还有待考验。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名年轻的外科医师也认为,对不同类别的医生分类考核的大方向是对的,但目前对于“纯临床型”人才的临床能力的评价还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科学合理的标准,“比如手术是不是只要做得多,得分就会高?不同难度的手术,比如阑尾炎手术和导管消融术的计分是一样的吗?这些都还没明确。”
对此,有专家提到,未来或可以探索以医院为主体,分级分类地制定医生考评体系的模式。马骏建议,对于教学医院,要强调以研促医,通过临床和转化研究来提高临床水平,攻克临床难题;而对于非教学医院,如二级三级医院,评价体系应该强调临床技能和社会服务。
(责编:荆雪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