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多地疾控发布登革热预防提醒,中国专家聚焦防控关键

2023-10-16 13:57:55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10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2023年9月1日-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305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北京42例、广东40例、浙江38例、江苏32例、广西16例、四川13例、重庆12例、湖北12例、辽宁11例、湖南11例、陕西9例、山东9例、河北8例、天津7例、上海6例、河南6例、福建6例、黑龙江5例、安徽4例、吉林4例、云南3例、山西3例、江西3例、内蒙古1例、贵州1例、海南1例、宁夏1例、新疆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姚欣然)10月以来,广州、深圳、云南等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布预防登革热的提醒。有网友也表示,外出旅行回来后没多久被确诊了。

\

此前,浙江一位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以为是流感就自行服用感冒药,导致病情拖延十多天,最终被确诊为登革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吴小翠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确诊登革热的患者基本都有很明确的旅居史。这位患者在9月初去云南旅行,“一周后发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损伤”……一连串的信息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疾病图谱。因此,有外出旅行尤其是出境旅行的人群,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出现皮下出血即淤青,不要想当然以为是感冒或者流感,要及时去医院排查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还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不过我国科学家已经聚焦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因素正研发有效的防控措施。

10月1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我国境内的登革病毒传播媒介以白纹伊蚊为主。虽然相对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的能力较弱,但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为我国带来一定的登革热流行风险。

经过多年的研究,程功教授的团队发现登革病毒拥有一套独特的传播繁衍机制。登革病毒通过调控感染者体内的气味,让登革热患者释放苯乙酮改变自身气味,这种气味会极大的刺激蚊子的嗅觉神经系统,吸引蚊子叮咬,通俗地说就是病毒利用特殊气味吸引蚊子去叮咬携带病毒的人群,让蚊子感染病毒,从而帮助病毒实现快速传播和繁衍。通过让患者口服维生素A衍生物,重塑感染者皮肤微生物挥发的气味,可大幅降低登革病毒传播循环效率。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2年的《细胞》上。程功教授坦言这个防控策略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因此要实现落地和大面积推广,需要民众和政府的了解、支持和配合,就如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的防控策略之一是让民众出行佩戴口罩是相同的道理。目前团队已经与云南省西双版纳人民医院合作,旨在通过这一策略的干预,阻断登革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程功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团队目前正在进行多项相关研究,其中一项研究旨在揭示感染蚊虫叮咬人体后传播病毒的机制。随后,研究团队从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中获得启发,提取有效物质以提升被感染者的免疫力。这不仅有助于阻断病毒传播,还能够减轻感染者的症状,从而减少痛苦,使重症病例转变为轻症,轻症病例转变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该研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不久将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有效减轻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压力。

 

(责编:孙宝光)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