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寒露到去秋燥,养生茶饮帮您润肺益胃

2023-10-08 10:24:40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号佛山市中医院|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进入寒露,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北方地区已呈现深秋的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万里雪飘;而南方秋意渐浓,时有冷空气南下,气爽风凉、秋燥明显。

中秋国庆长假后,今天(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的到来也寓意着秋季时节正式开始。近日,第14号强台风“小犬”已临近我省,各位街坊这两天是否已感受到阵阵凉意呢,秋季该如何养生保健?接下来,由我院中心药房马文辉药师,给大家介绍寒露养生贴士和应节茶饮。

\

寒露气象变化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当下气温与白露节气时相比下降了许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进入寒露,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北方地区已呈现深秋的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万里雪飘;而南方秋意渐浓,时有冷空气南下,气爽风凉、秋燥明显。

寒露养生贴士

①添衣保暖

寒露过后,天气逐渐寒冷,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适时添衣,注意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古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进入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不宜赤膊露体;而到了寒露时节天气更冷,需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寒从足生,日常可以穿保暖性好的鞋袜,把脚部保护好、保持温暖状态。除此之外,建议大家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

②调畅情志

面对草木槁枯,寒风萧瑟,寒露时节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或不稳,产生苦闷、悲伤之情,甚至出现抑郁。中医认为,四季都有相对应的脏象,秋季与肺相应,肺在志为忧,悲和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大动肝火。因此,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潜藏情志,宣泄积郁之情,保持心情愉悦,培养乐观与豁达的心态,达到养生的目的。

③润肺防燥

深秋季节雨水渐少,寒冷干燥。从中医角度上说,寒露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肺喜滋润,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加之天凉后,许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

所以,寒露节气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深秋时节建议多吃百合、银耳、莲子、萝卜、南瓜、莲藕、蜂蜜等食品,可以滋阴防燥生津,防止燥邪伤肺。

④减辛增酸

根据中医学五味入五脏的观点,辛味入肺,酸味入肝。寒露节气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通过减辛,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而增酸是指秋天适当增加食酸,如吃些醋或酸味的应季水果,如葡萄、梅子、石榴、番茄等,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津液,有助于收敛肺气,防止肺气过旺影响到肝的功能。

寒露养生茶饮

针对寒露节气的特点,本期药师特调栏目推出寒露养生茶饮——“参桑饮”,由北沙参、桑叶、玉竹、山药、枸杞子、炙甘草6味药材组成,滋阴润燥、润肺益胃。

\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各味药材的功效吧!

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咽喉痛痒、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等。《本草从新》记载:“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桑叶味苦、甘,性寒,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肝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等。《本草纲目》记载:“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玉竹味甘,性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等。《日华子本草》记载:“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山药味甘,性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本草正》记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本草纲目》记载:“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炙甘草味甘,性平,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后世医家在张仲景临床应用基础之上将其扩展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现代医家则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名医别录》记载:“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

方中北沙参、桑叶归肺经,可清肺润燥;北沙参跟玉竹搭配入胃经,能养阴生津,滋养脾胃,减少因秋燥引起的咽干、鼻干、干咳、皮肤干燥等不适,可抗氧化、抗衰老以及美容润肤;山药健脾益胃,枸杞子滋补肝肾,这两味中药也是养生茶饮的“常客”;炙甘草益气和中,改善脾气虚证,可调和诸药,对中枢、心脑血管、血液系统有益。

全方味道甘甜,口感清润,尤为适合寒露节气,因天气干燥邪伤肺气,口干口渴的人群。此方药性寒温相宜,适宜大部分人群。

我们下期霜降节气再见~

撰稿:马文辉药师

(责编: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