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糖尿病离你还有多远?

2023-09-22 11:25:07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号翱翔蓝天周博士|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很多人都害怕糖尿病,常常因为听到血糖值高而感到担心,但对血糖值及其临床意义却并不熟悉,到底血糖升高到多少才算高血糖或者是否自己就已经是糖尿病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前期。

作者:应子薇,周广举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很多人都害怕糖尿病,常常因为听到血糖值高而感到担心,但对血糖值及其临床意义却并不熟悉,到底血糖升高到多少才算高血糖或者是否自己就已经是糖尿病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前期。

1. 什么叫糖尿病前期?

简单来说就是血糖已经偏高,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阶段。具体来讲,正常人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而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叫做空腹血糖受损(IFG);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在7.8 mmol/L以下,而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11.1mmol/L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叫糖耐量异常(IGT)。

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两者的混合状态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为糖尿病前期。

\

1. 糖尿病前期患者会有什么表现呢?

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常不合并明确的症状,个别患者会有口干、消瘦等。而早期的筛查可以给患者一个“预警”,以下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年龄≥40岁;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3超重[体质指数(BMI)≥24kg/m2 ]或肥胖(BMI≥28kg/m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7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8)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10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 黑棘皮征等);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

2. 糖尿病前期患者怎么控制血糖呢?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糖耐量减低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T2DM的发生。应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实行分层管理,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分为较高风险人群和较低风险人群,较低风险人群指单纯的IFG或IGT人群;较高风险人群指IFG+IGT人群或合并1种及以上风险因素人群。使用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石,并应贯穿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的整个过程。

(1)可行医学营养干预:

若为体重正常者:每日所需热量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按照饮食估算食谱一日至少三餐,使主食及蛋白质等较均匀的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一般按1/5、2/5、2/5分配或1/3、1/3、1/3分配。

若为肥胖者:主食、副食摄入量减少10%以上,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使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并使体重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

(2)可行运动干预:

1进行有氧训练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摄取,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乒乓球等。建议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总时间20-60分钟,肥胖患者建议适量加强运动。

2抗阻运动训练可引起的肌肉质量增加有利葡萄糖摄取,如:练习器械、负重训练(哑铃、杠铃)等。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可每周至少2次抗阻力运动。

(3)可行药物干预:

较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控制目标(目标即:超重或肥胖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IFG者空腹血糖>6.1mmol/L,IGT者OGTT 2h血糖>7.8mmol/L),或高血糖进展和(或)无法严格遵守生活方式者启动药物干预;据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希望各位患者科学看待血糖值,人体血糖会受药物、饮食、运动、睡眠、情绪、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当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建议患者戒除不良生活方式,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并长期坚持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关注高血压、血脂等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必要时使用药物干预,定期随访。

(责编: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