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刘静怡 周学津)9月11日,北京市医保局公布今年第一批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名单,纳入8家养老院医务室、2家护理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北京医保”查询发现,包括今年新增名单在内,截至目前,已有23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院医务室及6家护理院被纳入名单。
9月11日,北京市医保局公布今年第一批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名单。官网截图
“我们非常高兴!今年医保局也给了养老机构医务室一定的政策倾斜,获得了医保定点资格,我们能为院内老人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了。”北京养合老年公寓今年被纳入名单,9月12日,该院院长宾雪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养老机构的“医”的问题,一直是各主管部门关注的事项。
据《2023年北京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北京市医保局今年还将持续开展新增定点医药机构工作,将更多村卫生室、符合条件的养老内设医疗机构和护理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室副主任郑志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般来说,护理院专门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解决的是养老服务刚需中的刚需。像插胃管、鼻饲等操作,需要专门的护士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属于医疗行为,相应的花费也更高,医保介入可以减轻很多家庭的负担。”
宾雪介绍,目前,养老院内医务室的性质为内设医务室,主要职能还是为院内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服务,此外,对于高龄、重病的老年人,医院建议保守治疗且家属也有意愿的,养老院将为其开展临终医疗照护服务。
“养老院医务室和护理院被纳入医保体系后,可以为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这相当于一个有托底意味的‘结构性保障’。此外,通过政府的资源倾斜和帮扶,这些养老机构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给老年人带来切实的好处。”郑志刚认为,老年人去养老机构的医务室拿药,这个过程也能让从未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养老院有进一步的了解,相当于通过医保一个支点来撬动养老、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运营:刘予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