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绝处“逢生”:患癌后生存45年,生命为何“偏爱”他?

2023-09-06 10:36:39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号|分享|扫描到手机

45年前,当时32岁的肖先生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这对于肖先生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幸运的是,他选择了积极面对,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了放化疗,结束治疗后定期复查,生活与常人无异。近日,77岁的肖老先生因听力下降,吞咽不适又来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也并无异样。他精神矍铄、口齿清晰,感慨道:“当时没敢想能有今天这么好!”

痛心!年仅32岁确诊“恶性淋巴瘤”

“那段往事,记忆犹新啊。”这位老先生姓肖,是连云港赣榆区人。说起当年的事,他仍心有余悸。

1978年,在一次日常工作中,他感觉到左颈部疼痛,用手一摸发现有肿块。随即,他到当地医院就诊。一开始,按照淋巴结发炎进行治疗,一周后肿块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增大了。于是他前往县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初步怀疑可能患有“淋巴瘤”、“鼻咽癌”或者“白血病”。医生建议他到省城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他慕名来到省肿瘤医院,经过细致的检查,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知道这个诊断后,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当时是爱人陪其来南京就诊的,起初他们还瞒着家里人,“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我们最小的儿子还未满周岁啊!”

配合!哪怕千分之一的生存机会也要争取

当时,肖先生已育有4个子女,最大的女儿十来岁,最小的儿子还没满周岁。“我一定要好好治疗,最起码要坚持到把最小的孩子带到10岁。”怀抱着这样的信念与信心,肖先生决定积极治疗,哪怕千分之一的生存机会也要争取。

“当时也走了弯路,先吃了一些偏方”。起初,他听周围人说放化疗会令人痛苦不堪,非常害怕,于是寻找了一些民间中药偏方,吃了月余没什么起色,肿块还在继续增大。这让他下定决心回到省肿瘤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治疗前,他左上颈肿块有6.5×3.5cm大小,鼻咽部及双扁桃体均有菜花状新生物。病案显示,他接受12次放疗后,左上颈淋巴结已消失,但鼻咽顶前淋巴样组织肿块仍较大。在26次放疗后,鼻咽中新生物也消失了。经评估后,他又接受了化疗,以及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期间,他经历过咽痛、口干、牙酸、呕吐、进食困难等不良反应,都一一咬牙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治疗,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此后,他一直遵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定期复查,病情平稳。

\

\

图为肖老先生保存的几张就诊凭证

'图为肖老先生保存的几张就诊凭证'

秘招!欢乐使人长寿,运动可以延年

1978年,肖先生第一次走进省肿瘤医院门诊大厅时,看到了令他受益一生的标语:“欢乐使人长寿,运动可以延年”,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肖老先生竟可以脱口而出。“得这个病之前我是不怎么锻炼身体的,经过这次治疗,我养成了日常锻炼的习惯”。住院治疗期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去紫金山走一走,到玄武湖逛一逛。治疗结束后,他仍然谨遵医嘱,日常生活注意饮食,保持心情开朗,适度锻炼,按时复查。

“我现在有7个孙子孙女了,最小的今年都上大学啦”。患癌后还能有和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还有机会享受天伦之乐,这是肖老先生当时不敢想象的。近期,他虽有些听力下降,吞咽不适,但经过检查后身体并无大碍,医生叮嘱他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不适随诊,爷爷连连点头称是。

医生:病人的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从32岁到77岁,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身边很多当时健康的亲朋好友已经不在人世了。他说,他现在生活得如此好,亏了当时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医生们。

肖老先生还牢牢地记着给他做化疗的何雪梅医生。他一笔一划地描写出何医生的名字,他说:“我印象特别深刻,何医生既耐心又负责,每次治疗都对我的情况十分关心!”具体的事例肖老先生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何医生的这种形象已经深深镌刻在爷爷心头。经过了解,何医生今年5月已去世,享年91岁;在门诊给他化疗的潘良熹主任也已经在7年前去世。当年给他做放疗的陈文湛医生也已87岁高龄,他得知肖爷爷身体仍然康健很高兴,虽然已经退休多年,听说曾经的患者现在生活的很好,感到很欣慰。现在的医疗水平日新月异,希望更多的肿瘤患者都能幸福安康。

(责编:李宁)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