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7月14日,中疾控公布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6月2日至6月30日,我国境内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中疾控6月猴痘疫情监测数据显示,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随着确诊病例增多,不排除接触者中可能会出现零星关联确诊病例,但形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传播跟温度有关,普通人群只要注意做好防范,感染风险极低。”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猴痘形成规模传播的三大途径。
李侗曾建议,接触者中如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疱疹等,应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检测诊断;普通人群则要避免与猴痘患者、接触者密切接触,同时主动学习猴痘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22年8月3日,一名男子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家诊所内接种猴痘疫苗。新华社图
目前,国外已有猴痘疫苗上市使用,国内猴痘疫苗正在研发中,在治疗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7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显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递交的复制缺陷型猴痘疫苗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猴痘在我国形成规模化的本土疫情可能性较小,公众日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对于猴痘病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对于猴痘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抗体类药物由于其靶向性强、副作用小、抗病毒活性强等优点,近几年来已然成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发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人类重要病毒的治疗性新药的相关研究中。”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