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端 > 正文

开电动轮椅上下班?为二类医疗器械,并非交通工具

2023-07-13 22:49:27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打车都不到起步里程,步行又太远,电动轮椅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家住北京通州的上班族苏夏(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刘颖琪)“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打车都不到起步里程,步行又太远,电动轮椅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家住北京通州的上班族苏夏(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杨建龙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电动轮椅需要进行一定监管的二类医疗器械,并非交通工具。安全仍旧需要放在第一位,建议大家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出行。

\
电动轮椅在道路上行驶。中新网 图

电动轮椅属二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破60亿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2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电动轮椅需求量逐年上涨,2021年中国电动轮椅需求量为175.19万台。中国电动轮椅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上涨态势,从2014年的19.39亿元上涨到2020年的62.83亿元。

7月13日,杨建龙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指出,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电动轮椅属于活动辅助类医疗器械,具体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聚械是指对人体有较低风险,且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管和管理的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相对较低,但仍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及有效性。”杨建龙表示。

年轻人热衷的背后:高压下的心理防御机制,需要被关爱

“年轻人对于电动轮椅的热衷,是内心需要被关爱、被照顾需求的一种反应。”7月13日,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曹大刚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他指出,心理学上“觉察性退行”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觉察性退行”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一个人在生活或是工作中出现某些状况,产生焦虑等情绪时,采用一些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或冲击的行为。

他指出,电动轮椅的“自主操纵感”也是可以缓解焦虑情绪的一种机制,当代年轻人长期处在高压、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难免会出现“驱动力”的缺失,而电动轮椅不需要外力即可完成操控的机制,让使用者有较好的操控体验得到满足感,从而缓解焦虑。同时此类现象属于阶段性表现,当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时,此类现象就不会大规模出现了。

(运营:周欣雨)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