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 郭杨志)6月29日,中国气象网预测,本周末华北、黄淮等地的气温有可能再次突破40℃。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多地中暑、热射病患者增多,中医有没有预防的好办法?
6月27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一家三口在树荫下乘凉,并用小风扇降温。中新网何蓬磊 摄
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夏季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常表现出不适症状,一般有以下几类:
湿热体质:在夏季容易口苦、口干、口臭、大汗、体重懒倦、尿黄等,可能还会出现湿疹、痤疮、疮疖等皮肤病。可选择苦瓜、黄瓜、生薏米、赤小豆、荷叶等食物,有清热除湿的作用。龙胆草、黄连、连翘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也可少量煎煮服用。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排出湿气;避免高油脂、黏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烧烤、米糕、肥腻肉汤等。
阳虚体质:在夏季阳气消耗较快,容易出现畏寒怕冷、精神疲倦、不能耐受空调冷气、胃口不佳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胸闷等不适。可以多食用肉苁蓉、锁阳、鹿茸片、黑芝麻、糯米等,也可适当少量服用人参、黄精、党参等,均有助补阳益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阳光下,适度参与凉爽的户外活动,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气虚体质:夏季暑热耗气,可能出现气虚不足、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如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食欲减退、胃脘胀满等。可以多食用山药、大枣、莲子、薏苡仁、生白术等,也可选用参白术散、六君子汤、玉屏风散等中成药。能够补气健脾。避免久站久坐,适度参与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能够增强气血运行。
血瘀体质:夏季出汗可致津液不足,更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等瘀血内停的表现,引发胸闷、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色斑、脱发、痛经等问题。适宜选择山楂、西红柿、柠檬、芹菜等食物,用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等药物泡酒饮用,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避免久坐,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责编:孙宝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