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记者驻村见闻①|村民“健康守护人”

2023-05-16 20:41:21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天气渐暖,53岁的张玉柱每天早上6点就会敞开卫生室的大门,习惯早起的村民们会陆续前来,他们都知道,张玉柱就住在这儿,要是半夜有老人不舒服,也会随时来敲门。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 李爽)天气渐暖,53岁的张玉柱每天早上6点就会敞开卫生室的大门,习惯早起的村民们会陆续前来,他们都知道,张玉柱就住在这儿,要是半夜有老人不舒服,也会随时来敲门。

作为河南省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的唯一一位村医,他往往是上午在卫生所坐诊,下午骑着摩托车外出随访,晚上回来做随访记录、更新电子档案。而时光追溯到50年前,张玉柱的爷爷会经常带着“老三样”踩着泥水去出诊;30年前,他的父亲也是如此。

\
张玉柱在帮患者取药。张赫 摄

几十年来,他家三代行医,爷爷和爸爸都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在祖辈的影响下,幼时的他便萌生出当医生的想法。祖孙三代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先后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

\
张玉柱在微信群中询问患者情况。张赫 摄

从18岁起,他就未曾离开自己所在的刘店乡张庄村,甚至谢绝了调往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工作的机会。几年前,他学会了操作电脑,承担着辖区内村民的诊疗任务,还有居民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教育、预防接种等工作。

张玉柱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35年前回村接班做村医,这些年感受到了基层医疗发展中实实在在的变化,从新农合落地有了报销,农民不再怕看病,到报销比例从30%增长到如今的近90%,村卫生室从自己的2间土房到现在窗明几净的大瓦房,村民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谈起对张医生的看法,村民们说:“好,真是好。”村民们不会说漂亮话,只是不断的重复着“好”,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张医生的情感。

\
张玉柱在卫生室门口。张赫摄

这样平静的生活背后,张玉柱也有着自己的担心。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

“我已经53岁了,还能再干10年。当然很希望有一个年轻人能够接我的班,我肯定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教给他,让他接替我为这一片老百姓服务下去。”张玉柱说。

一家三代行医见证着老区县域卫生健康事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迁。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责编:刘予欣)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