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药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加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近十年,国产新药的研发与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取得了高质量发展,故出海新药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一数量的增加也说明我国制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5月12日,礼新医药宣布已与阿斯利康就临床前阶段的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 LM-305项目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将获得LM-305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全球许可。礼新医药将有资格获得包括首付款在内共计 5,500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最高达5.4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外加全球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LM-305是一种具有同类首创分子潜力的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于2022年7月和11月分别获得美国与中国的IND许可,目前正处于临床前阶段。
阿斯利康血液肿瘤研发部多发性骨髓瘤研发全球负责人Nina Shah博士公开表示:“我们很高兴有机会推进LM-305的开发。该产品是一种新颖的靶向GPRC5D的抗体偶联药物,作为针对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潜在新疗法,LM-305不仅巩固了阿斯利康在ADC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丰富了我们不断增长的血液瘤产品管线,有望帮助我们实现改变血液癌症患者的临床结果的远大目标”。
据药时代统计,截止至2023年5月11日,已有19笔中国新药出海交易横空出世,总交易金额远超百亿美元。而此次礼新医药和阿斯利康的交易,成为今年我国国产新药的第20笔出海交易,除此之外,还是第8笔ADC出海交易、第6笔临床前产品出海交易、第4笔临床前ADC出海交易。
“其实这一现象也给我国新药的研发释放了一个信号,此前,我国自主创新的品种较少大多是Me-too药,今后研发方向应该转为创新品种。”孙忠实表示。
(运营:周欣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