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想要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除了加强早期筛查工作,在治疗方面,就需要在创新药物方面有更多的突破。” 3月8日,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严维刚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直播“两会•健康策” ——《药物创新助力肿瘤诊疗》专场节目中提到。
进一步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早期筛查和创新药研发要两手抓
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癌症治疗情况在逐渐改善,患者五年生存率稳步提升,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40.5%,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这10%左右的提升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严维刚教授在节目中介绍,提高肿瘤的五年生存率的目标需要做很多工作,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就诊断来说,欧美国家肿瘤生存率比较高,得益于早期筛查做得比较好。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手术、放化疗以外,很多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应用也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要把癌症五年生存率整体提升15%的目标,对肿瘤整体防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宁表示,以前列腺癌为例,我国现在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初诊时,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转移性前列腺癌,因此,预后相对来说就会差一些。“在进一步提升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方面,早诊早治工作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就药物治疗来看,七八年前,前列腺癌的创新药只有两种,现在前列腺癌创新治疗药物越来越多,而且创新药基本在国内都是可及的。”安斯泰来副总经理及开发本部总监王娜介绍道。
“提升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医药企业要在新药研发创新的路上,同临床专家等一起努力。”王娜认为,企业通过提升新药研发能力,来满足临床的需求,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创新药物带来治疗新方案,可及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过去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就是内分泌治疗,如果到了去势抵抗阶段,大多只有化疗药物这一种选择。但近十几年以来,因为很多创新药出现,包括新型内分泌治疗、核素治疗、靶向治疗和其他的免疫治疗等都在临床上得以应用,所以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 严维刚教授谈道。
肿瘤创新药的发展如何为临床诊疗带来提升?严维刚教授分享了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患者经历。患者在90年代末通过传统的内分泌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取得了非常好的预后。不过在2010年患者的肿瘤又出现了进展。“当时正是因为有了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出现,才能让患者在应用以后,肿瘤转移灶马上就缩小,骨痛也能立刻得到了缓解。”
张宁教授表示,创新药的应用对临床诊疗的推动和考验同时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满足了患者临床需求的同时,也让医生思考药物使用的顺序问题。第二是联合,一些创新药的联合使用能达到1+1>2的效果,有时也可能小于2,这需要医生不断总结思考。第三是精准,有些创新药对某种癌症特别有效,但需要患者做一些检测。
做好药物创新研发也要关注药物可及和药物负担。张宁教授认为,未来肿瘤创新药物还需要有更小的副作用、更低的价格、更便捷的获得途径。如此,才能够让患者真正受益。
推进创新药早期研发参与,让中国患者先用到新药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在2021年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通告中指出,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促进抗肿瘤药科学有序的开发。
“从企业角度,我们观察到近些年中国患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基于对新药临床研究进展的了解,会有非常个性化的诉求。此外,患者不但关注生存时间长短,还想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王娜表示,这就促使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考虑患者诉求,提高研发效率。
王娜表示,目前在安斯泰来的研发体系中,已不止于在常规的晚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研究、全球关键性研究等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甚至参与到了更早的临床研发阶段,比如在II期临床研究,甚至在I期临床研究阶段,就考虑将中国纳入,让中国的患者真正实现和世界其他地区患者“同频”,以实现创新药同步上市。
(责编:孙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