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3年两会健康策 > 精彩报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研发创新

2023-03-07 10:10:00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这份提案针对带病体保险发展提出三项建议:推动惠民保升级,鼓励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实现数据共享,促进医保-商保-医院-医药多方协作;发挥带病体保险优势,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实现普惠健康目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侯佳欣)“生过病的人,赔付过一次之后,再想去投保就很容易因为不具备投保条件等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尽管惠民保在带病人群保障上有所突破,但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带病群体无法被纳入其中。因此,我们需要对带病体医疗保险进行创新。”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我做医生已经三十多年了,带病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也在多次业内会议上与业内专家积极探讨,经过数年打磨,最终形成了今年这份提案。”

这份提案针对带病体保险发展提出三项建议:推动惠民保升级,鼓励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实现数据共享,促进医保-商保-医院-医药多方协作;发挥带病体保险优势,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实现普惠健康目标。

\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受访者供图

普惠性医疗保险步入新阶段,但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从惠民保等开始以来,我国普惠性医疗保险步入新阶段,但是,认真分析下来,这些保险产品实际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朱同玉称,百万医疗险虽扩面覆盖了部分慢病人群,但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多为一年期的非保证续保产品,出险后难以续保;惠民保纳入了带病体人群,但赔付种类和赔付率仍然不足。

朱同玉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带病体保险上的探索不少,其中也有不错的案例。2022年镁信健康联合泰康在线推出人群可申请投保的多次给付重疾险“好效保·全能卫士”,产品实现扩展承保带病体人群,三高等慢病人群等大病人群均可申请投保。

不过,整体而言,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仍存在不少堵点和痛点。带病体保险的发展难点究竟在哪?

朱同玉分析,一是数据不足导致研发困难。当前商保与基本医保尚未充分实现数据互通,患病人群的医疗数据不足,单独开发带病体保险产品难度较大。

二是产品设计存在挑战。传统商业保险基于大数法则和射幸原则,但带病体保险针对特定人群设计,运营逻辑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三是在普惠险发展过程中,医保与商保之间的角色定位尚需厘清。

发挥多方主体协作优势,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研发创新

“想要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研发创新,商保公司、医疗机构、第三方医疗保险服务公司、医药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必不可少。”朱同玉称,以肾病为例,中国成年人群患病率约为10%,其中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基础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占到了很大比重。这部分人群数量庞大,带病体保险想要发力,就需要发挥多方主体协作的优势了。

具体来说,医疗保险要在保险管理的基础上,增添健康管理的职能,这就需要“医保、商保、医院、医药”的协作。以肾病为例,如果能够对带病参保者进行包括诊疗与用药服务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提升健康水平,那么不仅可以让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发病率降下来,还能够让商保公司“不亏”。

谈及这一设想的难点,朱同玉称,数据问题首当其冲。医疗数据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怎样才能确保数据安全、有效的服务于带病体保险产品研发,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慢病人群高达4亿,亚健康人群数量巨大,居民对于带病体保险的需求日趋提高。医疗保险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慢慢往深入去发展。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