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协和医院消息,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开拓者,原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直中教授,因病于2023年2月28日凌晨1时41分去世,享年97岁。
王直中教授生平
王直中,1926年11月出生于四川乐山。1946年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毕业后至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6—199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1981—198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访学,考察学习人工耳蜗技术。1991—2001年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五、六届主任委员,曾任《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第五、六届主编,《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名誉主编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直中医学基础理论扎实,知识渊博,对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开始职业性耳聋调查;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深入研究了耳硬化症和化脓性中耳炎所致的传导性耳聋的诊治。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了显微镜下经鼻中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研制了国产单通道人工耳蜗,使全聋病人从无声世界回到了有声世界。1986年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并率先开展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区微小肿瘤手术”获198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插座式人工耳蜗植入重建语后全聋病人听觉的研究”获198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单导感应式人工耳蜗研究”获1988年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获198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治疗的推广应用”获1996年教育部二等奖;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合作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先后获199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直中曾撰写学术性论文150余篇,先后编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彩色图解》《人工耳蜗植入:原理与实践》等专业著作。
王直中为人谦逊,平易近人,深受同行和学生爱戴。在执教50余年的生涯中,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研究生、进修生等获益匪浅。他经常勉励耳鼻咽喉科的年轻人,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有所作为。他是我国第一批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大批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桃李天下。
王直中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多次受到嘉奖。1995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授予“协和名医”称号,2010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杰出贡献奖。
王直中待病人如亲人,为不断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开创了系列新技术、新方法,赢得了广大患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他一直教导我们“读好书,看好病”,将激励着我们永远真诚对待病人,不断提高技术能力,不断推动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直中教授从医一世,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责编:刘玫妍
主编:徐婷婷
校对:朱晓娜
(运营:孙宝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