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首诊“破冰”、纳入医保,互联网医疗千亿市场将迎来变局

2022-12-20 18:05:36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医生,我抗原自测阳性,咳嗽有加重趋势,同时还伴有低烧,不知道以现在的体温,是否需要继续服用布洛芬?”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医生,我抗原自测阳性,咳嗽有加重趋势,同时还伴有低烧,不知道以现在的体温,是否需要继续服用布洛芬?”

12月19日中午1点,小林点开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APP的发热门诊入口,选择了问诊医生后,在病情描述一栏写下了自己的症状,这是他第一次在互联网医院上问诊,“问诊费50块,相比起大冷天去医院排队方便多了,如果能直接线上医保报销就更好了。”

12月12日以来,北京、山东、广东、贵州等地多家互联网医院陆续宣布可以对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患者开展线上问诊并接受首诊,打破了此前互联网医疗“不得首诊”的禁忌。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也成为大势所趋,据12月15日发布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将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多位业内人士眼里,互联网医疗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

3月14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医生正在为互联网医院医护联合门诊的患者进行看诊、示范。首都儿科研究所官网图

首诊破冰、纳入医保,互联网医疗迎来新风口

“我是12月17日晚上开始喉咙痛、发烧,到了19号症状还没好转,我就给自己自测了抗原,结果显示两道杠。但家中除了布洛芬之外没其他可用的药了。”北京零度的气温让小林犯了难,是去发热门诊排队取药,还是在家里忍一忍?有朋友建议,不如先使用互联网医院问诊,让医生开点缓解症状的药。

“我一年多没去过医院看病了,也从未试过互联网医院就诊,查询了一下后发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前两天刚刚对发热患者开放了首诊,我就马上下载了医院的APP。” 小林告诉记者,注册信息、生成电子就医卡号、选择“互联网诊疗-发热门诊”、支付挂号费、线上问诊开方、选择物流配送……整个流程大约花了30分钟左右,“就是线上诊疗还不能直接医保结算,挂号费加上药费一共自费了178元。”

12月19日下午,据北京疫情防控办新闻发布会消息,北京市可开展新冠症状互联网首诊,并给予价格和医保政策支持,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功能。在此之前,国家卫健委在2018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协和医院等互联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已可支持新冠患者首诊,与此同时,多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与医保对接的接口改造正在进行时,线上医保结算服务即将打通。

而互联网医疗迎来新风口早有端倪。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方面,提及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12月15日,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提及的内容更加具体: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有序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疫情快速扩散蔓延中,互联网医疗是优化就诊流程,避免过度的医疗挤兑的非接触就医的最佳形式。目前各地开通的相关症状的互联网诊疗方式,突破一定的首诊限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未来开展首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那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半径会进一步拓宽。”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医保无法覆盖曾是不少互联网医院的一大‘堵点’,也是患者‘不买单’的最大原因。政策明确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对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个赛道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张毅表示。

市场规模或达2000亿元,行业政策红利落地仍需面临挑战

据广州市卫健委12月17日消息,12月6日以来,广州互联网医院累计提供线上诊疗14万人次,开展健康咨询2.86万人次,近一周开具电子处方4.2万张。据此前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狭义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330亿元,预计2026年达2000亿元。

华安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均认为,随着“新十条”的推出,新冠相关线上就医需求急剧增加,加之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结算政策催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千亿市场有望持续受益。

不过,在张毅看来,上层的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但政策红利的细节要落实还需作出很大努力。“一是产品的优化迫在眉睫,各地医保部门、医院、HIS服务商、医保平台服务商等,须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多方实现数据接口的打通,这是一项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其次,相较于医保线下支付,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结算监管难度更大,要防止医保基金滥用,网络安全堤坝要筑得更牢。此外,互联网医疗长期面向的主要群体是就医不便的慢性病(老年)人群,如何帮助这些人更好地认识、使用互联网就医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些难题,都需要用具体的措施来克服。”

东南大学医保研究中心主任张晓也指出,互联网医疗医保结算在实际落地中仍有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线上问诊服务(首/复/转诊等)内部管理缺乏标准,另外一方面,在医院自己都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医保部门更无从定价,从而确定报销比例,监管和考核也无“法”可依。

“事实上,早在2020年7月时,国务院就曾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至今很多互联网医院不能进行医保结算报销。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互联网医院服务标准以及支付管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张晓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还是要明确各方权利与职责,医院主要是建立起提供线上医药服务的标准规范,因此,需要完善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模式与服务规范,以及互联网医药服务平台等服务供给侧的改革;医保主要是完善费用支付与监管体系,以能更好发挥基金购买的有效性。

此外,张晓还提出,医保报销有总额限制,如果一开始就统一线上线下医保支付标准,放开所有符合规定的慢病/特病线上医保结算,不仅会导致医保基金滥用,各医院系统也可能无法支撑。“建议组织多层次的专家论证,先以试点(小切口)的方式推行线上医保结算,可以考虑先从发病率高、占比大的病种做起。”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理想的状态,必然是相关利益方,包括政府、医院、企业、商业医保、支付方,大家协同作战,打造一个互联网医疗生态圈,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革命性变化。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让中国百姓享受到互联网时代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张晓表示。

(责编: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