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中大在珠海校区举行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宋尔卫院士被聘任为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匡铭教授、张琪教授、林天歆教授被聘任为医学部副主任。
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图源自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成立医学部,促进“三个有利于”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说:“成立医学部是学校医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山大学医学部由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8个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七医院、附属第八医院共10家直属附属医院及相关科研机构、实验平台等组成。医学部设置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并设立综合管理处、医学教育处和医院管理处。
在仪式上,高松重温了中山大学医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医科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也就中大成立医学部的考虑和方案制定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医学部近期要推动落实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当前成立医学部是符合国家发展大势,契合广大师生员工心中所盼所想。
“成立学部,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促进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队伍建设,有利于学科交叉,优化多校区多院系的学术治理。”高松说。
医学部主任宋尔卫院士:提升医学教育水平,打造强大医学研究平台,成立各专病委员会
12月11日,《中山大学医学部设置工作方案》予以印发与试行。“成立医学部是新时期中山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大事,是关系中大医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仪式上,中山大学对医学部寄予厚望。他表示,成立医学部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和发挥医学教育的完整性优势,促进医学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大医学部主任宋尔卫院士进行发言。图源自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在履新发言时,中大医学部主任宋尔卫院士指出,作为大湾区的医疗高峰,中大医科仍跟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差距,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在医科资源整合、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都亟待改革。
他表示,医学部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提升医学教育的水平,依托医教处,在各委员会指导下,统筹医学教育,响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二是要打造强大的医学研究平台;三是通过成立各专病委员会,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质医疗资源。
(运营:孙宝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