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治癌痛、解决语言障碍……这些治疗技术全国推广传承

2022-11-23 18:49:1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中枢靶控镇痛治疗术是国际上治疗癌痛和中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慢性顽固性疼痛最先进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等特点,而且,该手术操作简单、病人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适应于经其他治疗方法及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成功率高。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赵苑旨 高瑞瑞 周学津)

治慢性顽固性疼痛:中枢靶控镇痛治疗术

推广技术:射频相关微创介入技术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

神经痛、癌痛、关节疼痛等疼痛,常常让人苦不堪言,疼起来就像刀割、针刺。

中枢靶控镇痛治疗术是国际上治疗癌痛和中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慢性顽固性疼痛最先进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等特点,而且,该手术操作简单、病人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适应于经其他治疗方法及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成功率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介绍,中枢靶控镇痛治疗术,是指医生在X光或CT的引导下,经皮穿刺把导管置入到蛛网膜下腔,通过药物输注泵输注吗啡类药物的镇痛技术。习惯上根据植入泵的不同类型,分为全植入式和半植入式技术,全植入式技术输注泵植于患者皮下,半植入式技术则需连接体外输注泵。

治疗脑心血管病:脑、心同防同治

推广技术:脑心共患疾病防治技术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

“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具有共同的疾病危险因素,脑心共患疾病占心脑血管病的20%以上,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组疾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说。

“脑心同治”理论是指心脑血管病专家在给患者治疗脑血管病时,应兼顾患者的心血管病检查与防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做到了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

“脑心共患疾病防治技术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现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的专家资源优势,建立‘脑心同治、脑心同研、脑心同防、脑心同康及中西同用’的工作体系,实践脑心共患疾病体系建设的构想。”吉训明说。

“心梗是脑梗的等危症”。吉训明建议,第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也需关注心血管病的筛查。第二,创建脑心共患疾病防治技术,实施心脑血管病的同台手术操作,降低心脑血管共患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第三,培养更多精通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的专家。

浮针疗法:横着刺的现代针灸

推广技术:浮针疗法

出诊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周二、周四上午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所长符仲华(图左)

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所长、浮针发明人符仲华说,“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引起局限性病痛的紧张性肌肉的周围进行扫散等手法的皮下针刺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符仲华介绍,浮针有两大创新特点。首先是针灸手法的创新,传统的针灸手法是用针扎刺穴位,本质上是“点对点”,而浮针是在横着进入皮下层后进行不同幅度的扫散,是一种“线对面”的治疗手法;第二是理论创新,知道了这些病痛实际上是肌肉紧张引发缺血造成,因此浮针不扎病痛局部,而是在引起疼痛的紧张性肌肉附近的区域进行雨刷器一样的扫动,这样既能够扩大疼痛的治疗范围,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刺痛。

“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创新,浮针的疗效很快而且更加安全,很多患者的疼痛感往往在扫散几秒种后就会显著缓解。”符仲华说。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最后一公里

推广技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介入治疗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西区)

\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医师常钢

“糖尿病足的血管介入治疗,就像是在疏通一条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塞了,整个血管就无法畅通,而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则像是治疗过程中的左右手,失去任何一只手都不完整。”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医师常钢说。

常钢介绍,“单纯的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最大的痛点就是只负责开通堵塞的血管,至于手术之后患者的受伤部位的康复体验往往效果不太好。”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治疗理念的完整性。

“广东省中医院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给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大的底气,医学的发展重在传承,实际上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中医一直有着完整的治疗体系,特别是在糖尿病足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面,再结合西医血管介入手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截肢风险,在中医预后的保障之下,真正做到打通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链的最后一公里。”常钢表示。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脉冲射频和干扰素联合治疗

推广技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薛朝霞

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痛苦源于带状疱疹的严重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并发症病程长达3个月甚至1年,最长可达3~5年,疼起来就如同刀割电锯般,让患者深受其害,不仅病程长也难治。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薛朝霞创新性地提出运用脉冲射频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已有许多患者获益,缓解疼痛。

薛朝霞介绍,“2012年,我们团队就对干扰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龄患者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干扰素行背根神经节阻滞可有效缓解疱疹相关性神经痛,缩短病程,并且显著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科研成果国内领先。”薛朝霞表示,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除了脉冲射频联合干扰素外,重度疼痛的难治性疱疹后神经痛,还可以应用脊髓电刺激技术。

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薛朝霞说,治痛还要以预防为主,例如接种疫苗等措施。而且在带状疱疹急性期进行有效的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更好。

治颈椎病、腰痛:脊髓电刺激术

推广技术: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杨东(图左)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难治性疼痛,患者往往因该病痛不欲生,而且该病的发病率高达7%,按比例推算,我国目前应有近9000万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杨东说,随着神经电刺激术等微创介入新技术进入临床,给更多的疑难疼痛患者带来了福音。

杨东介绍,脊髓电刺激术就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刺激电极,通过电极释放微弱的电流刺激,促使人体内自身内源性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等的释放,阻断疼痛信号经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同时,通过电流的刺激,也可以促进自身神经的修复。

这一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也是一种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手段。杨东介绍,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药物也不破坏神经的情况下,有效缓解疼痛,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通过电流的刺激,也可以促进自身神经的修复。

让失语患者再发声:语言障碍治疗术

推广技术: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及评估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总院区),周三上午(庆春院区),周四下午(之江院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图右)

“您一定要帮帮我丈夫,他才刚过40岁,不能说话可怎么办!”5年前,因脑梗死导致语言障碍的章利(化名),在妻子的陪伴下前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教授门诊就诊,被诊断为感觉性失语。

“语言作为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其加工机制和预后预测一直是神经认知领域的前沿问题。”罗本燕说,基于传统语言行为学评估和结构磁共振信息构建的语言预后模型在预测失语症患者语言时准确性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精细而关键的语言环路和加工机制尚未被深入认识。

罗本燕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通过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及评估技术,就像是对患者的大脑进行一个信息的刷新,患者的神经细胞经康复训练,像是把大脑信息的逻辑捋顺了一般,进而重新恢复正常,但这个过程中坚持持续性治疗是关键。

经过全周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1年后章利的理解分数增加到了80%,接近正常水平。

缓解焦虑、抑郁:认知领悟技术

推广技术:认知领悟技术

出诊时间:方庄院区周二、周五、周六(上午);经开(亦庄)院区周日上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脑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图左)

“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疾病受情绪影响很大,患者经常因为‘钻牛角尖’想不开而困在情绪的迷宫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郭蓉娟说,认知领悟技术是一幅带领患者走出情绪迷宫的地图,它让患者意识到情绪之上还有认知。

认知领悟是一种原创性中医心理治疗技术,以中医形神兼养为指导,以国学儒释道智慧为核心,结合认知疗法、叙事疗法整合创新而成。

“老年人的焦虑抑郁非常常见,他们往往比年轻人更脆弱,稍微一点小事就会让他们惶惶不安。”经过认知领悟治疗,配以中药调理,老人的心态逐渐平和,认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认知领悟技术并非仅限于理论,同时也有科学依据。郭蓉娟介绍,她的团队做的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血清代谢组学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认知领悟技术的治疗后,血清代谢物含量回调,氧化应激和炎症得到改善。

“我们发现,认知领悟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方面疗效显著。”郭蓉娟说。

\

(责编:刘予欣)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