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脏每分钟跳70多次,如果到80岁,粗略估计一下,我们的瓣膜要开关30亿次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的负担,因此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要注意定期去检查心脏瓣膜是否有损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微创心血管外科主任魏来在《人民名医》进博会专场“不开胸的心脏手术”中提到,如果瓣膜出现异常,心脏就会出问题,必要时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瓣膜像心脏的“门”,四个心脏瓣膜共同保证了血液循环的正常方向。常年开关闭合容易出现损伤,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血液逆流,一般来说主动脉出现损伤的概率更高。久而久之会导致主动脉狭窄,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早期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主要是胸闷、胸痛,走远路、爬楼梯的时候最明显,可能以前走一公里都没事,现在走200多米就开始感到胸闷,以前爬5、6楼都没问题,现在爬到一半就开始气喘吁吁,这是老年瓣膜病的常见的表现之一,一定要定期到医院体检排查相关疾病。
魏来提醒,体检发现主动脉狭窄要及时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和手术治疗。但当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直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这项疾病。医生可能会开药来帮助患者缓解一些对应的症状、譬如确保稳定的血压和血胆固醇水平。更积极的治疗方式是微创手术治疗,需要针对主动脉瓣狭窄进行的置换术。
魏来介绍说,现在大家经常提到的不开刀的心脏手术,就是指这一类微创介入手术。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为这些高危、高龄患者提供了新的疗法选择,挽救患者生命。高龄患者,病史长、心功能较差患者,有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等合并症患者,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均首选TAVR手术置换主动脉瓣。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它的切口很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很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各种外科手术面临的风险都会小。
置换后的心脏瓣膜使用寿命也是患者咨询最多的问题。魏来解释,一般来说,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和它的材质有一定关系,一般有牛心包和猪主动脉两种材质,使用寿命在10-15年左右,是70岁以上患者的首选。50岁以下的病人,可能要首选机械瓣进行置换,通过一次或者两次微创手术就能够让病人用二三十年,所以大家对于生物瓣的材质和寿命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运营:李桂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