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实习记者 侯佳欣)“目前,全飞秒手术已经成为主流的近视激光手术。短短十年,全飞秒手术在全球的手术量已经达到650万例。” 11月10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大连市眼科医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军教授在做客《人民名医》进博会专场时如此介绍。
全飞秒已成
“一部眼科学,半部屈光史。”张立军称,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眼科手术领域也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在这背后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近视的人希望借助于高科技来摘掉自己的眼镜和隐形眼镜。
张立军介绍,在屈光手术上,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和国际上同步的。早在三十几年前,角膜屈光手术就进入了中国,最早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消融术(PRK)。大概20多年前,飞秒激光辅助技术(F-LASIK)被引入中国。10年前,我们又引进了最微创的全飞秒激光(SMILE) 。
“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但全飞秒激光(SMILE)更安全、切口更小,恢复速度也更快。”张立军说,“每个患者接受全飞秒手术激光制作透镜所需时间大约23秒。”
张立军称,该术式之所以受到患者欢迎,主要在于它的微创性和安全性。十年间,全球已有650万人接受了这种手术。大量的临床病例验证了这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在张立军看来,全飞秒已成近视矫正主流术式。
哪些患者适合做全飞秒手术?
“想要接受全飞秒手术的患者,最好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张立军称。
他进一步表示,全飞秒手术主要适合近视以及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年龄在18岁到60岁,角膜厚度、角膜曲率要在安全范围之内,眼表无活动性病变,无严重干眼症及圆锥角膜。
在张立军看来,尽管全飞秒手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但在近视防治中,尤其是近视矫正手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很多医生都没有做近视激光手术,而选择戴眼镜,是不是手术不安全?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对此,张立军称,其实,近视手术已经发展几十年了,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我们科里面一共有90多个人,接近一半的人都通过近视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
我做了全飞秒以后就永远再不会近视了?对此,张立军表示,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iPad等大量电子设备的阅读会导致用眼强度的增加,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度数。一般来说,建议做过手术的患者术后注意用眼卫生,定期复查。
全飞秒备受关注的背后,是亟待解决的眼健康困局。“眼健康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张立军称,未来仍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建设和设备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为广大近视患者服务,让他们获得一个更加清晰和舒适的视力。
(运营:李桂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