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益萌)“不少学生会利用寒暑假足够的休息时间来选择做屈光手术,所以也呈现出了季节性。屈光手术是一个选择性的手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视觉体验。”11月8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屈光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梁刚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进博会特别专场,讲解全飞秒手术的全流程管理。
屈光手术飞跃式发展,真正实现微创
梁刚介绍,目前常见的屈光手术有两类: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其中,角膜屈光手术是用激光在角膜上做切割“雕刻”,改变角膜的曲率,达到矫正近视、散光、远视的目的。
梁刚讲解到,在角膜激光手术中,相比于节约角膜组织但恢复时间较长的表层手术,基质手术(半飞秒、全飞秒手术)的优势是矫正度数更高(可达1000度)、视力恢复更快。
进一步比较,全飞秒、半飞秒最大的区别是切口大小。“半飞秒手术的切口要做到角膜2/3弧度,弧长约2厘米,而全飞秒的切口是2~4毫米。”梁刚介绍。
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全飞秒这项先进技术也进行了展示。梁刚介绍,我国在2011年开展全飞秒手术,2012年在云南开展首例,“全飞秒技术让屈光手术可以小切口、闭合操作,这个创新真正实现了微创的角膜屈光手术。”
能否选择全飞秒手术方式,需要综合评估
“全飞秒的近视矫正范围在1000度以内,散光矫正范围在500度以内,但不等于度数范围内的人群一定能做全飞秒,还要综合各方面条件。”
梁刚介绍,全飞秒手术的年龄范围一般为18~50岁;佩戴过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人群需摘镜1周至3个月不等;评估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眼睛局部急性感染等;心理预期也要根据个人的检查数据合理调整。
术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酌情使用眼表恢复的眼药水改善干眼等情况,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术前要做固视训练,练习固视23秒左右,避免激光扫描时闪躲移动。“要重视这些术前准备,对于全飞秒手术来说,医患配合非常重要。”梁刚强调,术后第二天、一周、一个月内,一定要规范就诊复查,按医嘱点眼药水,不能因摘镜效果好而疏忽围手术期的相关细节。
梁刚提示,手术后两天之内不宜洗澡、一个月避免游泳等,以防眼睛接触水感染;不主张过度用眼,尽量少开车(尤其晚上);术后角膜曲率改变,不建议戴美瞳;一般日常生活和个人运动(跑步、健身等)没有影响。
(运营:李桂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