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人民名医 > 正文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3.3亿,血脂管理不容忽视

2022-11-08 10:22:37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教授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进博会专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实习记者 侯佳欣)“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3.3亿,平均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教授在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进博会专场时表示,早诊早治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其中血脂管理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

陈桢玥教授做客人民名医进博会专场。曹子豪摄

推动早诊早治,血脂管理不容忽视

“血脂是人体血浆内所含中性脂肪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当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值时,即可称之为高血脂症。”陈桢玥指出,高血脂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陈桢玥表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检验血脂水平的四项重要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意味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增高,因此被称作“坏胆固醇”。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则冠心病风险降低,因此被称作“好胆固醇”。

“我国成年人中血脂异常的形势非常严峻。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在40%左右,是相当高的。”陈桢玥介绍,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同时,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推动血脂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

在陈桢玥看来,有效控制血脂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如果能够在血脂异常早期及时控制,有效地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就可能显著降低心梗、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应的治疗费用及患者负担也会大大降低。

血脂出现异常,科学干预尤为关键

“血脂出现异常,科学干预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另一方面则是药物的合理使用。”陈桢玥介绍,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控制血脂的基础,例如注意控制饮食、戒烟限酒、保持适量运动等等。

陈桢玥表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达到胆固醇的理想目标值,或有心血管高危因素及已确诊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降胆固醇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单克隆抗体等。第五届进博会上,全球首个小干扰核酸(siRNA)降胆固醇创新疗法Inclisiran也颇受外界关注。据悉,这款创新性降脂产品已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家医疗机构,提前惠及超千位中国高脂血症患者。

“Inclisiran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52%左右;同时它可以降低细胞内及细胞外PCSK9蛋白的水平,从而强效、持续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此外,临床治疗时只需初始及3个月时皮下注射一次,此后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体验会有很大改善。”陈桢玥解释。

陈桢玥称,对于普通人群,即没有危险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在服用降脂药物后达到良好的疗效,降脂药物也可以酌情减量甚至停药。

“帮助血脂异常患者实现血脂达标,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陈桢玥表示,要推动创新降脂药的可及性,加强血脂检测和患者教育,使患者减少用药焦虑,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要和公众形成良好互动,将健康意识转化为健康文化,提倡合理膳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责编:李桂兰)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