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实习记者 侯佳欣)“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母子们离却了那鬼门关……”10月1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的手术室内,传来一阵阵京剧声,唱的正是《钓金龟》中的选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科主任鲁志兵10月31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称,唱京剧的是当天接受手术的患者,之所以让其唱一段京剧,是为了准确找到导致早搏的异常兴奋点,好为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
鲁志兵介绍,10月初,72岁的的赵女士发现,她唱京剧时一拉高调就接不上气,每次活动后或夜间,胸口就像突然“压了块大石头”,于是她来到了中南医院。经检查,发现其室性早搏最高一日可达2万次。
“因服药治疗效果不佳,再加上赵女士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冠心病,我们建议其尽早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避免病情继续发展。”鲁志兵称。
然而,上了手术台后,赵女士的早搏却一直没有发作。药物、电刺激……用了种种手段,均没能成功诱发早搏。
鲁志兵团队为赵女士实施射频消融术。专家供图。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鲁志兵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你唱一段戏吧!拉高音!”鲁志兵解释说,赵女士平时在唱高音时会出现这种症状,“我想着,这样可能会激发早搏。”
于是,赵女士躺在手术台上唱起了《钓金龟》。唱着唱着,早搏果然开始频繁发作。随着唱腔的升高和拉长,鲁志兵精准找到了隐藏“靶点”。
“好了,我知道位置了!”随后,通过射频消融术,鲁志兵帮助赵女士清除了病灶。为了确保病灶消失,鲁志兵又让赵女士“拉高音”,早搏彻底消失,手术宣告成功。
鲁志兵称,整场手术历时约1小时,最难的就是寻找导致早搏的异常兴奋点,这个过程花费了约30分钟。后续就好办了。据鲁志兵介绍,手术后,赵女士恢复得很好,第二天就出院了。
“像赵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触发早搏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人需要憋气,有人需要喝几口酒……”鲁志兵称,作为医生,对待早搏病人,不能轻易说放弃,一定要仔细去找那个触发早搏的诱因。
(运营:李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