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我国仅三款人工心脏上市,已开展200余例手术

2022-10-30 14:46:4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婷婷 实习记者 刘静怡)近期,脱口秀演员王十七的“人工心脏”这一“黑科技”为大众所关注。10月2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目前我国一共有三款人工心脏获批上市。多位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技术壁垒成为阻碍企业投入的重要原因。

“人工心脏”是什么?

人工心脏即“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是使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给人体供血的辅助系统。经历了三代的发展,人工心脏从上世纪90年代的大体积搏动血流装置,21世纪初的轴流泵,发展到第三代磁悬浮装置。

“在病人严重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急需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情况下,首先考虑活体心脏移植,如果没有合适的供体,就需要左心室辅助系统维持血液循环。”10月2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冠心病与心脏移植外科主任王东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东介绍,人工心脏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一是人工心脏可以长期作为心脏的替代使用,二是可以在心衰患者的恢复期过渡使用,三是可以在找到心脏供体之前,作为桥接治疗的手段。

\
4月2日,王东教授及其团队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官微图

王东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人工心脏能够完全替代活体心脏,“人工心脏植入之后,患者需要每天换药维护电缆伤口清洁;由于人工心脏没有抗栓作用的心内膜,需要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人工心脏还涉及到电池充电等问题,而活体心脏肯定更适应人的正常生理状态。”

今年2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发布的《人工心脏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国内外技术现状》称,目前,因为供心有限,大量心脏病人在等待心脏移植中死亡。

目前,每年中国心脏移植手术量约为500~600台,根据公开数据,全国心衰患者达890万,其中有5%左右是重症心衰患者。人工心脏领域的业内人士陈林(化名)告诉记者,中国心脏供体源的数量并不能满足中国心脏移植的要求,“基本上四五个病人在等一颗心脏。”

“活体心脏移植的要求很高。首先对心脏供体的心功能、解剖结构等都有要求,10个捐献者中能获取一个都不容易。同时,活体心脏移植有一定门槛,需要医院达到一定规模,取得移植手术资质。”长期从事心脏移植手术的王东表示,今年已完成了20例心脏移植手术。

“人工心脏受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较少,不用长期等待。”王东表示,在供体不足的情况下,人工心脏的价值得到凸显。

国内三款人工心脏上市

2022年中国心脏病大会上,胡盛寿院士介绍,自2017年以来,截至目前,国内共有33家医院开展了200余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

根据企查查,目前,我国共有975项人工心脏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其中已有415项专利获得授权,包括“人工心脏瓣膜的锚定件、瓣膜假体及瓣膜系统”“人工心脏瓣膜和组件”等。磁悬浮人工心脏相关专利有60余条,其中25项磁悬浮人工心脏相关专利已获得授权。

但从市场来看,我国人工心脏的生产商并不多。记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发现,目前,我国有三家公司生产的人工心脏获批上市,分别是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重庆永仁心的产品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人工心脏,由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日本太阳医疗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联合研发。2021年,苏州同心医疗的产品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工心脏。

\

陈林介绍,目前,我国植入型人工心脏的生产企业只有个位数,体外和介入式的人工心脏也有企业涉足,但消息并不多,技术壁垒成为阻碍企业投入的重要原因。“人工心脏的器械研发需要特别复杂的技术,包括电机、轴承的设计等,研发周期长,难度大,投入很高。”陈林表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仅永仁心医疗EVAHEART获批可以用于长期辅助,其他两款人工心脏获得了短期辅助批准。

陈林表示,目前国内人工心脏皆使用第三代离心泵技术,但永仁心的产品相对较为稳定:“这一产品要植入人体,对于技术的要求和安全稳定性要求很高。永仁心的产品最长辅助患者已经超过十年,在日本、欧洲等地都已有临床验证或审批,且在美国获得了FDA的IDE许可。”

人工心脏普及要解决付费问题

陈林介绍,相比于活体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植入更易实现:“人工心脏不受供体限制,手术难度也比心脏移植小,所以技术推广可行性高。”

王东表示,活体心脏移植需要医院取得手术资质,而当大多数省级医院心脏大血管团队达到一定水平,就具备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开展的条件。

对患者来说,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花费较大,这也成为人工心脏普及的一大阻碍。王东告诉记者,一例人工心脏手术花费高达百万,通过企业、社会机构开展慈善活动,最终手术费用也需要60~70万。而活体心脏移植已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报销之后的费用在15万左右。因为成本较高,人工心脏这一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的可能性较低。

陈林认为,推广人工心脏的应用要解决费用问题,“在美国,人工心脏手术一年能够达到数千例,商业保险能够解决大部分费用。如果国家能够与保险公司合作,把心衰治疗纳入到商业保险报销范围,也能提高老百姓的治疗意愿。”

王东指出,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也需要鼓励企业“入场”:“如果多家人工心脏生产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和广泛应用之下,企业也会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价格。”

(责编: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