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1700万盲人仅有200只导盲犬,中国导盲犬发展瓶颈在哪?

2022-10-13 00:00:00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走吧,别分心,好好看路。”王晓君牵着贝贝走在植物园里,仿佛只是一位遛狗的普通市民。但贝贝身上的“工作服”泄露了秘密——王晓军是一位视障人士,而导盲犬贝贝就是她的眼睛。

“走吧,别分心,好好看路。”王晓君牵着贝贝走在植物园里,仿佛只是一位遛狗的普通市民。但贝贝身上的“工作服”泄露了秘密——王晓军是一位视障人士,而导盲犬贝贝就是她的眼睛。

10月13日(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视力日,据中国盲人协会2019年5月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盲人的数量约有1700多万。然而,中国盲人协会原副主席滕伟民2021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介绍称,目前全国导盲犬数量有200只左右。

\

导盲犬每一天的安全引领都是感动

30几年前的一次事故,王晓军弄伤了眼睛,此后她的生活一直与黑暗相伴。2009年她从中国导盲犬大连训练基地免费获得了导盲犬贝贝。

王晓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她和贝贝并不是“一见钟情”,最初她根本不相信导盲犬能代替自己的眼睛,也因此受了不少伤。

一次雨后,贝贝牵引着王晓军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贝贝突然变更了路线,王晓军几次下达指令贝贝都没有服从,于是她强行把贝贝拽回原来的路线,没走几步,扑通一声,她就和贝贝一起掉进了雨后形成的水坑里,摔得浑身是泥。

王晓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贝贝是为了保护自己才变更了路线。从那之后,王晓军就完全把自己交给了贝贝,“它每次都能把我平安的送回来。”

王晓军介绍,导盲犬能记住至少7条常用路线,只要有明眼人领路去过两次,它就能记住新的路线。渐渐地王晓军和贝贝培养出了默契,有时候贝贝轻微的方向转换甚至连明眼人都无法察觉,王晓军却可以通过牵引绳有所感知。

9年的时间里,贝贝带着王晓军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安全地出去再安全地回来,对普通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对看不见的人来说,导盲犬每一天的安全引领都是感动。”

\
导盲犬贝贝带着王阿姨逛公园,受访者供图。

发展困境:训导员不足、训练成本高、监管不完善

“每一次出行对盲人来说都是性命攸关,所以导盲犬从筛选到毕业的整个过程都非常严格。”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外联专员王艺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导盲犬从训练到毕业要学会上下台阶、过马路、躲避路面障碍等内容。因为狗狗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和人互动,所以还会对性格进行筛选,整个培训过程历时两年。“为保证狗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每天的训练在4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虽然任务难度不大,但必须要反复练习巩固,确保在实际工作时不会出现危险。”

“当前主要的问题是训导员不足、训练成本较高、监管不够完善。”王艺霏介绍,我国导盲犬培训事业的开展时间尚浅,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是在2006年成立的,也是中国大陆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因此存在培训人员匮乏,经验也不足的问题,而我国的路况和国外相比更为复杂,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训导员们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我国导盲犬培训的唯一参照标准只有2018 年大连导盲犬基地帮助起草的《中国导盲犬标准法》,这个标准是远低于国际要求的。”王艺霏还指出,由于导盲犬基地是非盈利机构,因此基地的所有开销基本要靠爱心人士的捐赠。

虽然存在种种困难,但是对未来的发展,王艺霏充满信心,她说,导盲犬的使用虽然在我国时间尚浅,但是在世界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说明它给盲人带来的便利是其他导盲设备无法替代的。当前有很多学者加入到导盲犬的研究队伍,试图将电子导盲设备和导盲犬相结合,更好地为盲人服务。“基地建成之初,每年只能培养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现在我们每年能培养出30多只合格的导盲犬交付给盲人,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盲人从中受益。”

(责编:周欣雨)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