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CG17·RH国际基因组学大会 > 专家观点 > 正文

构建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新进展

2022-08-08 23:27:3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还记得2021年70万元一针的救命药纳入医保吗?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实际上包括SMA在内的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我国现行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筛查体系得以很好的避免。2022年8月6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华大基因承办的多组学技术助力出生缺陷防控高峰论坛暨第十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生育健康临床应用的分论坛上,多位临床专家学者群策群力探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策略,并分享了在构建出生缺陷一、二、三级防控方向的最新进展。

还记得2021年70万元一针的救命药纳入医保吗?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实际上包括SMA在内的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我国现行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筛查体系得以很好的避免。2022年8月6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华大基因承办的多组学技术助力出生缺陷防控高峰论坛暨第十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生育健康临床应用的分论坛上,多位临床专家学者群策群力探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策略,并分享了在构建出生缺陷一、二、三级防控方向的最新进展。

\

一级防控:最大限度降低遗传疾病的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一级防控是指通过婚前、孕前、孕早期阶段综合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先天缺陷的发生,是最重要的病因预防环节。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张美姿副研究员介绍了“十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应用”。她表示,研究表明一级预防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遗传疾病的出生缺陷。而在筛查疾病的选择方面应更为严谨,需考虑整体人群携带率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具有明确表型等因素。在携带者筛查的残余风险方面,由特定疾病的携带率和检测本身的检出率来决定。

对于夫妻双方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的患者,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戈也在分论坛上给出了答案。他分享的“辅助生殖技术在遗传病精准干预中的应用策略”中介绍道,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针对染色体异常、检测各种单基因病、以及由于女性高龄导致发病率增高的各种遗传病风险,PGT技术可以帮助遗传性疾病从防到治。此外,林戈还谈到目前PGT也广泛用于重大疾病、迟发性疾病等,如遗传性肿瘤,因为“有10%-15%的肿瘤有很明显的家族的倾向性。”林戈讲道。

华大基因妇幼健康事业部研发总监孙隽博士表示,全基因组技术几乎可以涵盖目前已知的所有致病的变异类型,除了可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做最后的续贯检测兜底,也可以在一线检测中,提供额外的检出率,把之前的续贯检测中有可能漏掉的病因类型追回。

二级防控: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各地实践

山东省潍坊市最早把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到民生项目的地方之一,潍坊市卫健委张洪才调研员介绍,潍坊市于2012年开始高危孕妇免费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到2018年实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覆盖到全人群,截止目前,潍坊市累计筛查孕产妇超过22万,高风险孕妇随访率100%,避免了2,564个染色体出生缺陷的儿童出生。

河北省孕妇产前基因筛查民生工程专家组专家高健介绍,河北省于2019年7月启动了孕妇产前游离DNA的免费筛查项目,共有288家NIPT定点筛查机构。截止目前累计筛查孕妇121万多人次,唐氏儿的活产率,从2019年的万分之0.7,下降到了2021年的万分之0.2。

河北省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临检中心主任赵建宏围绕妇幼健康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的质量控制,分享了观点。他表示,医疗质量控制是全过程、持续改进的,并提供出实验室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PDCA质量评价体系。

三级防控:多种基因技术手段,推进关口前移

针对遗传性耳聋的防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涛指出,耳聋基因检测是遗传性耳聋防控中的核心环节,现在已发现的耳聋基因数量150多个。当前防控关口也在不断前移,不但对新生儿及时发现和干预,甚至在产前或孕前对遗传性耳聋早期预警,包括通过生育指导、产前诊断等方法,能够从源头上降低这种先天性耳聋的发生率。

围绕聋病遗传咨询的要点及临床实践,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关静教授表示,聋病遗传咨询是对耳聋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临床注解,帮助其理解和适应遗传因素对聋病发生的综合解读过程。首先,临床一线医生要对咨询者进行准确的表型临床诊断;其次根据他的遗传咨询需求进行家庭建档,主要进行遗传信息的收集和相关家系图的绘制;根据遗传方式和咨询特点,要进行检测前评估,帮助其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案和检测策略。当检测结果出具后,要对临床表型和基因结果进行相关联的分析,最后进行有助于患者的解答和咨询建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院长聂文英介绍,常用的听力障碍基因检测技术有以下几类:一个是微阵列芯片技术,飞行时间质谱,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上,对于微阵列芯片和飞行时间质谱,往往推广作为筛查技术,因为测试的基因位点是有限的。一代测序作为目标基因的基因标准,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作为基因位点筛查,也可以进行定制式的全基因组全外显,对某一特定基因的靶向外显子测序,为精准诊断提供较好的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王剑教授,系统性介绍了目前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现状,以及遗传病未来诊断的发展,比如WGS的应用,RNA-seq的应用,以及数据解读能力的提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子医学检测中心、新生儿中心疾病中心的副主任余朝文,系统分享了质谱技术如何在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中发挥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中与基因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科朱宝生教授系统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出生缺陷全面的三级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应用进展,包括孕前和产前的筛查技术在一级预防阶段中的应用,NIPT技术和CNV-seq技术在二级预防阶段中的应用,新生儿筛查技术在三级预防阶段中的应用,以及全基因组技术在疑难性的遗传病诊断中的运用,均体现出了良好效果。

(责编:齐钰)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