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河南暴雨紧急救援 > 正文

暴雨来袭,如何做好自救防护?

2021-07-23 15:15:3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7月16日以来,河南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暴雨来袭,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7月21日上午,人民日报健康号联合百度健康发起公益直播,邀请七位急救专家为您介绍暴雨天气里应该注意的健康防护知识。

7月16日以来,河南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暴雨来袭,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7月21日上午,人民日报健康号联合百度健康发起公益直播,邀请七位急救专家为您介绍暴雨天气里应该注意的健康防护知识。

雨天涉水,严防跌入“黑井”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向健康时报表示,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的时候,潜藏在城市积水路面下的“黑井盖”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危险,随时会“吞噬”行人。

“城市内涝达到一定程度,有些地方地下管道压力很大,就会将马路上的井盖冲走,行人一旦掉落到黑井之中,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陈志指出。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穿拖鞋。行走时,最好在手里握一根竹竿探路,同时动作要慢,随时调整。在行走时,可以通过观察路面两边栅栏的高度,隔离带、路灯高度,依此评估水的深度。

雨天积水,谨防电击伤

“狂风暴雨过后,经常有电线吹断吹落的情况,贸然涉水会有触电风险”,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钱欣提醒,尤其是老旧小区,电线年久失修,遇到暴雨或雷击,电线掉落风险更大。

如果发现水中有人在电线杆周围突然倒地,要观察好周围的环境,避免贸然救援。先尝试着穿好橡胶的雨鞋,使用绝缘的长的竹竿或者木棍,将垂落的电线进行进行拨开,然后将倒在水中的人拨到我们的身边,再行施救。

遭遇洪水,应尽早弃车保命

“遇到一切灾害,首先报警。”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副总队长刘向阳提示,面对突发灾害,一定要镇静,不要盲目自救。遇到地铁这种封闭环境时,要先报警,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保存体力,减少消耗。如果驾车遇到洪水时,要迅速弃车保命,不要自信车的防灾性能,不要贪恋财物,生命是第一位的。

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也提示,车辆内部灌水后,由于车内外气压相当是可以打开车门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在车辆内放置安全锤。如果在洪水里摔倒,要第一时间从垂直方向爬起。另外,平时在家里、车里要自备一些应急物资,包括食品、应急工具、卫生用品三大类。

暴雨溺水,有意识及时急救

贾大成表示,当有人发生溺水后,要及时将溺水者放置在平坦的土地上,迅速清理其口中的杂物,判断其意识情况。

如果失去意识应及时拨打120,若存在意识则需进一步急救:首先用手掌的大鱼际与小鱼际按住溺水者的前额,食指和中指提起下巴,使其头往后仰,鼻孔朝上,捏住鼻子,嘴对嘴进行吹气。吹气时捏住鼻子,吹完松开,连吹五次,每次1秒,侧目看胸部的反应。吹完五次后,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呼吸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6分钟,及时抢救很大可能转危为安。”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教授表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术。以往人们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熟知的是采用胸外按压复苏法,对准的是人体胸部位置。而对于胸部外伤的患者来说,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可能更适合,因其对准的是人体腹部位置。“若没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对于因泥沙等异物阻塞呼吸道,可进行腹部按压冲击法(俗称海姆立克法)进行心肺复苏。”

洪水过后,严防传染病疫情

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小刚提醒,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出现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各类传染病疫情,要注意不喝生水及来源不明的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或经救灾指挥部认可的饮用水;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并冲洗干净;切勿用被污染的水或来源不明的水清洗蔬果;切勿食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鱼虾。

中日医院急诊科党支部副书记、主治医师李彦提示,如在大雨中有被刮破出现流血,脱离污染环境后要按住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周围,条件受限尽量找到干净布料摁住伤口处,止血后包扎。(健康时报网端)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