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新知 > 正文

RAA核酸检测技术有望破解输入性血吸虫病漏误诊难题

2022-06-24 16:18:0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6月22日,一则“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RAA核酸检测新技术,诊断1例境外输入血吸虫病”的消息,让曾经的“瘟神”——血吸虫病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由于缺乏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技术,境外输入血吸虫病漏诊、误诊率较高。此次RAA核酸检测新技术诊断境外血吸虫病的首次成功应用,对快速提高我国输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水平有重大意义。”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负责人杨坤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团队。受访者供图。

5年求医未果,曾被误诊为肿瘤

从发病到最终确诊为埃及血吸虫病,非洲留学生吴有(化名)花了5年时间。

2017年夏季,吴有出现了尿血、尿痛症状,起初怀疑是结石,到医院就诊后,被当做常规的细菌微生物感染,进行了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用药之后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一停药,症状又会复发,5年间跑了很多家医院,甚至被怀疑是膀胱肿瘤。”

吴有漫长的求医之路于今年6月迎来曙光,由于被怀疑为血吸虫病,吴有被推荐至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进行诊疗。

“既往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因误诊导致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和损失。造成误诊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临床医生对于输入性血吸虫病了解甚少、缺乏诊治经验,另一方面国内也缺少境外输入性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和特异性诊断试剂盒。”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血吸虫病室副主任张键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血吸虫病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可通过粪便入水、钉螺孳生以及接触疫水传播,为我国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轻症危害肠道、肝脏以及尿路功能,重则危及生命。在问诊的过程中,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门诊部季文翔主任医师了解到患者在到中国来之前,经常在老家附近农场的水塘里游泳,而在非洲,因游泳而感染血吸虫的病例并不少见。

“我们采用了免疫学、病原学以及RAA核酸检测新技术,确诊该患者为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这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RAA核酸检测新技术首次应用于境外输入性病例的诊断,“RAA”是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简称,与传统检测手法相比,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势。”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血吸虫病室赵松副研究员向记者透露,目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在积极推进RAA核酸检测血吸虫病试剂盒的开发,希望能加快这一新的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陆续报告血吸虫境外输入病例,输入风险需重视

“自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血吸虫病防治成绩显著,自2016年以来,我国血吸虫病已被控制在低流行状态。不过,随着对外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境外输入血吸虫病在我国的传播风险正日益加大,需要引起重视。”杨坤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文献资料显示,在人体内寄生的血吸虫主要流行的有6种:日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间插血吸虫,我国流行日本血吸虫病,而埃及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域为中东、非洲等地区。

据《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年刊发的一篇调研报告显示,1979–2017 年分别由北京、浙江、湖南、陕西、福建、广东等15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384例境外输入血吸虫病病例,其中292例(76.04%)为埃及血吸虫病病例、77 例(20.05%)为曼氏血吸虫病病例。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张剑锋等人于上述调研报告中提出,我国输入性血吸虫病防控面临多重挑战,缺乏对境外输入性血吸虫病系统而完善的监测和防控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诊疗意识也不强,给境外输入性血吸虫病诊断、治疗、防控以及管理等带来困难。

杨坤建议,一是通过加强与WHO及其他相关国际研究机构或组织合作,规范和完善国内对境外输入性血吸虫病的诊治规范,二是,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境外输入性寄生虫病的意识和水平,掌握诊治要点,尽可能减少因漏诊、误诊而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降低疾病负担。三是要联合外交、商务、出入境和卫生部门,强化对赴非务工、经商和旅游出境人员进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国际疫情咨询及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谭琪欣)

(运营: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