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产业 > 正文

八成肝癌确诊已中晚期,国内首个万人前瞻研究肝癌早筛产品面世

2020-08-19 15:24:4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日前,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举办的“肝癌早诊早筛云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指出,基因检测技术有望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

“经过很多专家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比如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都是和炎症密切相关。很多肝炎病人可能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后,会变成肝癌病人。现阶段主要采用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测的方法,对于早期肝癌检出率不高,因此急需肝癌早筛手段。”

8月16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举办的“肝癌早诊早筛云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指出,基因检测技术有望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

亟需早期筛查新方式

八成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肝癌是中国第四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我国肝癌患者五年总体生存率不足20%,80%左右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癌症早筛后,医院收治的70%以上都是早期的病人。这样去对比,我国癌症病死率一定是高的,而早诊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给治疗带来很大的优势。

然而目前,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现阶段主要采用影像学和分子检测的方法。但影像学检测相对依赖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既往研究显示,超声对于肝癌检出的敏感性为84%,其中对于早期肝癌的敏感性仅为47%。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同样不高。

早筛是防治肝癌关键环节

这些高风险人群要警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指出,肝癌的筛查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早诊率和长期生存率,是防治肝癌最关键的环节。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内科副主任黄祖雄指出,早期甚至极早期发现肝癌,患者可以采取根治性手术、消融或者肝移植等,其5年生存率将近60%,相反,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终末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

侯金林教授提醒道,感染乙肝、丙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酗酒、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尤其是年龄40以上的男性,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肝癌早筛。

可提前6-12个月发现肝癌

万人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肝癌早筛效果

而面对肝癌早筛,除了传统的早期筛查方法,近年来,血浆游离DNA(cfDNA)在肿瘤临床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黄祖雄介绍,肿瘤与正常组织细胞会不断释放DNA片段进入血液,构成cfDNA。其中肿瘤释放的循环肿瘤DNA(ctDNA)带有肿瘤组织特异的DNA特征,可以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提取,从而甄别出肝癌的高危人群。

会议中,黄祖雄教授分享了一个代表性案例,在PreCar研究中,一位57岁男性乙肝伴肝硬化病史8年,研究入组时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肝癌标志物均无异常,和磁共振也未显示有肝癌风险,但cfDNA多组学整合判断为转癌高风险。在4次随访后,该患者被发现病理诊断结果为肝细胞癌。由于发现及时,该患者在射频消融后得到了临床治愈。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cfDNA在一年半之前就优先于其他检查方式为患者预警了风险,为患者及时筛查,早治疗提供了信息。”黄祖雄教授表示。cfDNA基因检测联合影像检查和血清标志物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给肝癌患者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带来了充分的信心。

据悉,为了助力肝癌早筛早诊,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与和瑞基因共同发起、国内近二十家临床中心参与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于2018年启动。本次论坛上,和瑞基因发布其首个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Liver Screening),该产品也是PreCar项目的落地产品之一。

和瑞基因CEO周珺在会上介绍道,莱思宁是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经过万人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验证的产品,已经达到了临床级别,可以提前6-12个月,甚至更早发现极早期微小肝癌,进行精准筛查。

同时,莱思宁还可以辅助早诊,判断区分肝结节的良性与恶性人群;并且可复发监控,为患者提供最精准术后动态监测。这种无创的检测,也会给早筛人群带来更好的体验。

(运营:郑新颖)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