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产业 > 正文

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有新药了,首个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上市

2020-08-08 22:58:0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武田中国宣布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上市,为中国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作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CD30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淋巴瘤治疗。

武田中国宣布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上市,为中国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作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CD30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淋巴瘤治疗。

\

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在淋巴瘤中CD30专一的表达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ALCL、正常的活化B或T细胞及NK细胞,而在正常细胞不表达,这使之成为很好的治疗靶点[1]。因此,临床常规检测CD30靶点可大大提升淋巴瘤的精准化诊疗,有助提升治疗效果。

“淋巴瘤病理分型复杂,明确的病理检测能有效缩短诊断周期,优化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对于CD30阳性靶点的靶向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作为中国引进的首个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在普及CD30阳性淋巴瘤的检测和精准靶向治疗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是由靶向CD30的单克隆抗体连接一种抑制微管的细胞毒药物组成,可在血液中稳定存在,精准杀灭表达CD30的肿瘤细胞[2]。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马军教授表示:“近年来,中国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水平正不断进步,但患者需求仍未完全得到满足,尤其是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诊治仍面临挑战。

事实上,淋巴瘤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9.3万人被诊断为淋巴瘤,超过5万人死于这种癌症[3]。其中,目前国内针对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传统治疗手段较为有限,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约40%~64%的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经一线治疗后仍出现复发或进展[4],且复发后化疗预后情况较差。以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为例,据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对于复发或难治的sALCL患者进行化疗后,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仅为1.8个月,中位OS(总生存期)仅为3.0个月[5];患者普遍面临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副作用严重等问题,亟待创新疗法纾解生存困境。

据了解,为满足中国淋巴瘤患者的迫切医疗需求,自5月14日安适利获批以来,武田中国在第一时间全力投入生产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顺利实现了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在全国各地的同步覆盖,自7月24日,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已在短短7天内在全国30多个省市陆续开出首张处方。据悉,首批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同时也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的50多家特药药房,并将继续在全国各大医院扩大供应。

[1]冯沿芬,等.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4,43(8):508-511.

[2]Francisco J. A., et al. cAC10-vcMMAE, an anti-CD30–monomethylauristatin E conjugate with potent and selective antitumor activity. Blood 2003; 102 (4): 1458–1465.

[3]Allemani C., et al. Lancet. 2018;391(10125):1023-1075.

[4]Savage KJ, et al. Blood 2008;111:5496-504.

[5]Mak V, et al.J ClinOncol 2013;31:1970–6.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