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跨国药企高管流向本土创新企业,丰厚的待遇之外还有什么吸引他们

2021-08-09 21:05:3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8月,接连有两位跨国制药企业的高管加盟本土企业。

8月,接连有两位跨国制药企业的高管加盟本土企业。

8月1日晚间,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任命董莉君出任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COO)。董莉君7月底宣布从阿斯利康中国离职,此前她是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全产品拓展业务部总经理。

同一天,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宣布,聘请施前担任公司CEO,全面负责丹序生物各项工作。在加入丹序生物之前,施前博士是冠科美博(Apollomics)中国区总经理兼科研负责人。

董莉君、施前并不是今年的个例。

再往前到6月8日,罗氏制药肿瘤第一事业部总经理钱巍,也宣布就任君实生物首席商务官(CCO),全面负责公司商业化规划和业务运营。

5月10日,联拓生物宣布任命王轶喆博士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公司董事会成员,该任命自2021年5月17日生效。加入联拓生物之前,王轶喆为礼来抗肿瘤产品全球研发负责人。

跨国药企高管回流本土创新药企,背后是千亿市值的创新药市场

中国医药行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患者疾病谱与国外趋同、医生学习曲线持续爬升;在监管政策层面,药品审评制度改革与纳入医保加快,也让创新药放量显著加速。

以PD-1单抗为例,在2020年,仅PD-1单抗一项就为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带来体量在10亿以上级别的收入,其中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增幅均在100%以上。

在细分赛道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生物医药企业也在脱颖而出,他们基于自身原有的雄厚的技术积累,在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加速前进。

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创新药企业也倍受资本的青睐。数据显示,多家创新药企业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总额在2亿至56亿之间,平均值13亿元,截至2021年8月3日总市值在20亿~1700亿之间;登陆港股的创新药企业里,首发募资总额在0.2亿~132亿之间,平均值17亿元;截至2021年8月3日总市值在2亿~2000亿之间。

40%的薪资增幅、更多的上升渠道,大佬选择不言而喻

除了对宏观市场的利好预判之外,本土创新药企业为吸引优秀人才开出的条件,也让外资医药人才不断回流。

在某求职网站上,一家外企正在招聘运营VP给出的薪资是6万-8万(14薪),而同样的抬头下内资制药企业给出的薪水是12.5万-15万,大约是外企待遇的一倍。此前就有行业自媒体爆料,从外企跳槽到本土制药企业,收入可以增长30%-40%左右。

\
招聘网站截图

过去外企以高收入、高福利规范化管理获得青睐,但随着本土企业的飞速发展,外企优势也不再明显。

\
招聘网站截图

一位曾在某知名跨国药企学术推广部任职的陈女士(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外资药企的各项流程确实很规范,但也同时会受海外总部对于各项合规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批、项目评估考核标准的限制,导致各项业务的推进流程繁琐,一个新项目来了之后,往往需要走较长的流程,“而国内药企各个项目的推进会更为灵活,也更能得到本地政策的支持”。在外资药企里,即便走到大中华区总裁的位置,也依然要听命于总部的指挥,而在目前全球化态势不够明朗的情况下,上升渠道就显得十分有限,“丰厚的待遇与利好的前景,也不难理解高管转投本土药企了。”(晏霏霏)

(运营: 实习编辑:刘予欣)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