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除夕夜里的坚守:等打败了疫情,要和家人一起过个年

2021-02-12 10:28:4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春节,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总有这样一群人,还需要坚守岗位,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完成不平凡的坚守。今天,健康时报记者走近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健康时报记者赵萌萌 孙宝光 任璇)春节,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总有这样一群人,还需要坚守岗位,他们舍弃自己的“小团圆”,换来无数人的“大团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完成不平凡的坚守。今天,健康时报记者走近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发热门诊护士长,连续四个春节守护患者健康

“去年和隔离病房同事一起看的春晚,今年打算为发热门诊的‘战友们’备一份除夕饺子。”中山三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王娟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今年春节的安排。她谈到,自己已经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父母今年也特别希望能一家团聚,过一个团圆年。

“因为今天情况特殊,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的工作,只是多了一些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王娟说。

对于不少医护人员来说,春节团圆却是最奢侈的事情。新冠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更是如此。春节期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发热门诊的同事轮班坚守岗位。王娟说,“习惯了,当初认定这份职业时,就已经选择了这种生活。尤其现在处于特殊时期,我们医护人员更要有担当,为了患者的健康,累一点不算什么。”

虽然值班错过了春节期间与家人的团聚,错过了除夕夜的春晚,更错过了家中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但是却能因此换来了其他医务人员与家人的团圆,收获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收获了守护生命的高尚情怀,也算是值得的。

王娟说,“等打败了新冠,一定要和家人一起过个年。”

留校过年后,他们成为杭州东站里的“浙大三杰”

“当听说我因为疫情原因可能回不去的时候,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很理解与支持”,河北籍浙江大学大一新生贾子钊和老乡马晓琦、唐晓睦考虑到假期时长和隔离天数都选择了就地在杭州过年。

为了让这个异乡年过得有意义,他们报名成为了春运期间杭州南站的志愿者,1月28日,正式开启了春运志愿服务的历程,每天4小时的往返路程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热情,检疫引导、信息咨询、购票取票的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

\
从左到右:马晓琦、唐晓睦、贾子钊在杭州南站。受访者供图

“在售票厅做志愿者的时候,基本上人流不绝,一直在说话,没什么休息时间。”贾子钊介绍,在服务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咨询目的地防疫政策的、对于屏幕操作不是很熟练的老人或者农民工总怕买错了,这时志愿者会积极进行帮助。

“之前听专家谈不能因手机支付取消纸币,自己一直理解不了为什么还要坚持现金支付。来到杭州南站的第一天,才发现有很多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支付手段,通过一次次的服务,也对志愿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18岁的唐晓睦坦言在志愿服务中对社会加深了理解。

三人的志愿者服务因为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南站工作人员和来往旅客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浙大三杰”。

被问到最想和家人说的心里话,唐晓睦表示,自己想对父母说,“我在杭州挺好的,学校老师非常关心我们,而且杭州的春天已经来了,很暖和,你们不用担心。”

火车站夫妻档,“春节可以和老公一起值班了”

“我老家在东北黑龙江,已经7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也不会回去,因为今年工作的需要,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我还是得在岗位上坚守。”来自北京南站的许娜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

许娜是北京南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是在检票口服务旅客检票进站,保证他们安全出行。被问到是否想家时,许娜回答,“每次看到旅客回家的时候,心中也渴望和家人团聚,但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必须要坚守在岗位上。所以,能把旅客送回家去过年团圆,大家都很高兴。”

和公路客运相比,铁路客运则更加繁忙。许娜表示,“尽管今年春运客流减少,但是春节节假日依然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只要能为旅客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让更多的旅客买到车票,使旅客安全地回家过年,我们也感到比较欣慰。”

但对于许娜来说,这个春节有些特殊,因为已经有人陪她值班了,“春节前不久我刚结婚,他也是北京南站的工作人员,我们是在岗位上认识的,今年准备跟老公和同事们一起过,我觉得也挺开心的。”

被问到最想和父母说的心里话,许娜表示,“希望父母在家里面能开开心心的,不要太想我。”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