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上海新增的两例病例中的一例病例与之前那例病例,都和浦东机场物流相关人员有关。”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11月21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据悉,11月20日新增的确诊病例吴某某,为浦东机场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西区货运站安检员,在沪居住地为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11月9日新增的确诊病例,在浦东机场西区航司货运站从事搬运工作,居住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两位本土病例都是与国际物流工作相关,而此次冷链食品外包装多次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也增加了国际物流相关从业人员的暴露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境外货物应该都做到批批检测。新的研究发现,原本以为只有冷链运输环节作为新冠病毒载体,实际上进入冬季以后,很多货物运输也产生了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节。
所以,其他涉及到国外的货物也要加强检测,包括物品的环境、物品外包装、物品本身都要进行检测,要做到批批检,增加抽样比例;第二,要对传送、运输国际物品的载体,包括集装箱进行环境采样;第三,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以便疫情还在萌芽阶段就予以扑灭;第四,在管理方面,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使得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只有贯彻这些措施,才能堵住物品作为载体把病毒传入中国的渠道。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也曾建议,针对当前新冠病毒传播特点,建议外防输入,防人也要防物!由于天气寒冷,国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一些高风险地区空运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如果携带新冠病毒,将很难发现,大面积消杀也难实施!
张伯礼院士呼吁,公众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也要做到全面消杀,查收快递时戴好口罩和手套,若不是急需,建议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的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