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热点 > 正文

北京健康宝的开发背后

2020-10-09 13:25:4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一名程序员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他就是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浩浩。

(健康时报 王振雅)“打开北京健康宝,扫码登记。”在超市、商城、电影院、理发店以及开往北京的各种交通工具上……北京健康宝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一名程序员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他就是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浩浩。他不是一线医务人员,也不是基层防疫工作者,但他的团队开发的北京健康宝、京心相助等抗疫科技产品,用大数据精准防疫,为北京建立了疫情防控的“城市大脑”,塑造防疫“科技奇兵”。

\
\

“北京健康宝”是谁开发的?

从3月1日上线到现在,“北京健康宝”累积查询超过13亿次。

“北京健康宝的开发不止我们一家,我也不是研发北京健康宝的科学家。”9月29日下午4点半,在北京海淀科技大厦,健康时报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李浩浩。

获得抗疫优秀个人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让他有些“苦恼”,不断澄清“李浩浩以及团队并非开发北京健康宝的科学家”成了他反复强调的事儿。

“北京健康宝是由4个科技公司团队共同开发的,包括腾讯、阿里、太极。”虽然在北京打拼25年,李浩浩骨子里仍透露着甘肃庆阳人的朴实,他说,真的不敢居功,北京健康宝是许多人共同的成果,不是中科大脑一家的,更不是我李浩浩一个人的。

“北京健康宝除了4大科技公司团队开发外,与北京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密切相关。”李浩浩透露,北京健康宝是由北京市领导亲自参与设计的,大到各项防控政策如何通过程序加以实现,小到健康宝里应不应该有图片,跑马灯如何设计等,这都是北京市政府工作人员共同设计研究的结果。

李浩浩说,“我们就是做了北京健康宝的一部分程序,编写了点代码,我们都是‘码农’,而我只是‘这群码农的头’”。

在李浩浩的带领下,该团队12小时完成核酸检测预约功能的开发,3天完成全北京市疫情数据电子化程序,7天完成疫情报送系统,9天开发京心相互、京心相助程序,与其他团队11天完成健康宝首版本上线……

大年初一接到开发任务

李浩浩以及团队进行科技抗疫超110天,在这110多天里,他们不仅开发了北京健康宝,还有京心相互、京心相助等一系列防疫科技产品。健康宝其实属于这一系列最后一个产品。

这一切的开始,要从1月25日大年初一说起。

“那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疫情会像后来发展的那么严重。我们接到任务时并不是直接做健康宝,而是要做一个疫情报送系统。”李浩浩回忆说,就是做一个政府各个层级第一时间掌握、互通疫情信息的平台。报送例如哪些人感染新冠、哪些是密切接触者,哪个街道、哪个小区要进行疫情管控等信息。

当时,北京市疫情调度管理组织体系分为社区、街道、区、市共4级。全市有16个区、300多个街道、7000多个社区。社区居住人员信息的上下打通问题亟需解决。

“从2个人,50个人,70个人,研发团队的程序员是不断集结起来的。”李浩浩指着疫情期间他们办公的方向说,我们当时就是在那儿办公的,由于疫情加上过年,很多工作都是在线上开展的。

1月25日大年初一那天,公司就剩下了李浩浩和总裁助理两个人。他们接到任务后,迅速把北京的员工集合起来,通知外地员工能返京的尽快返京,不能返京的就在线上工作。

“后悔回家过年没带电脑。”线上办公可把老家在农村没有无线网络的程序员小张(化名)难到了,他说,想着没网带了电脑也没用,以往过年也没加过班。

“公司一些程序员家住农村,回家的时候没带开发的电脑,我们只能用快递把电脑快递给他们。有些地方快递也不通,就只能让他们借电脑。”李浩浩介绍,开发初期,他们也经历了技术、人手缺乏的阶段。

作为程序研发团队的重要一员,小张被迫跑到村里的小卖部借电脑使用。过年期间,小张硬生生的在小卖部待了十多天编写代码,开发程序。把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开发完成以后,小李回到家里,收拾行囊,立刻赶回了北京,继续工作。

2月1日,整个疫情防控平台上线,北京市7000多个社区告别手填纸记环节,直接使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这一阶段,他们仅用了7天开发完成。

居民在社区填写的纸质版信息,能转换成电子数据并实时共享到疫情防控部门,精确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筛查完之后,将重点关注人员的信息逐层下发到社区,便于社区管控。

工作模式:不是996,而是484

在110多天的程序研发过程中,整个团队的工作模式是484,一周7天,连续工作110多天。

“都说程序员这个职业工作是996,而我们是484。484就是连续工作48个小时,休息4小时。”李浩浩介绍,那段时间大家就是全力在拼。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队工作、休息、吃饭几乎都在工位和会议室里解决。

2月10日,北京大部分单位开始复工复产,大量外地务工人员返京。防疫的需求不断变化,京心相助等产品应运而生。

“刚开始铁路部门、民航部门大多是让乘客填写纸质表格,部分航空公司可能反应快,让乘客用自己的APP签。但两者都面临数据共享打通以及效率低下的难题,导致后期个人信息筛查没有数据支撑。”李浩浩说,于是他们用了9天时间开发了京心相助。

返京人员提前将个人数据添加到京心相助上,个人健康信息自动进入疫情报送系统,从而打通市、区、街道、小区4级的信息传递,依托京心相助,从疾控的角度对所有返回北京的人员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为流行病学筛查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城市全面生活秩序的恢复,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3月1日,北京健康宝快速上线,至今,“北京健康宝”已经覆盖全部北京市民和来京人员,累积查询超过13亿次。

经历三次大的版本更新

“一个产品只有做到简便好用,才能够真正运用起来。”李浩浩介绍,健康宝经历了三次大的版本更新,小的版本更新次数不计其数,刚开始几乎每天都更新。版本更新的过程是一个倒逼的过程,包括:新纳入的数据、政府根据防疫政策的改变提出更新需求及庞大的用户体验反馈。

在健康宝运行初始阶段,每天早上8点,政府参与防疫的相关部门都会与研发团队讨论新的情况。中午12点,研发团队则会带着需求回到公司开会商讨如何将需求实现。讨论结束后经常已是晚上8点。晚上8点,研发团队就开始熬夜开发;第二天凌晨6点,按照要求新版本上线。从需求提出到新版本上线,绝不超过24小时。

在李浩浩看来,抗疫系列科技产品的开发对于中科大脑是一次练兵也是一次重塑,科技赋能疫情防控、赋能城市管理是未来科技应用的前沿领域与重要方向。

“很多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没有微信和支付宝的老年人,如何使用健康宝,这个问题我们在一些社区已经开始探索解决。”李浩浩介绍,类似的需求以及问题,我们会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产品。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